“雖無桃李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雖無桃李顏”全詩
雖無桃李顏,風味極不淺。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戲詠蠟梅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戲詠蠟梅二首》
金蓓鎖春寒,
惱人香未展。
雖無桃李顏,
風味極不淺。
中文譯文:
金色的花苞鎖住了春寒,
讓人感到遺憾的香氣還未散發出來。
雖然沒有桃李花的嬌艷顏色,
但它的風味卻非常深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戲詠蠟梅二首》中的一首。蠟梅是一種冬季開放的花,因為其金黃色的花苞和淡雅的香氣而受到人們的喜愛。詩人以詠史的方式,描繪了蠟梅的特點和魅力。
首句“金蓓鎖春寒”,表達了蠟梅花苞的金黃色,宛如鎖住了寒冷的冬天,暗示冬季的嚴寒。接著,“惱人香未展”揭示了蠟梅花香的醉人之處,但又表達了作者對尚未散發出來的花香的遺憾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雖無桃李顏,風味極不淺”,通過對比蠟梅和桃李花的外貌,強調了蠟梅雖然沒有桃李花那樣艷麗的顏色,但它的花味卻十分深遠。這種對比中,蠟梅被賦予了一種內斂、素雅的美感,正體現了宋代文人追求的清雅之風。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勾勒出了蠟梅的特點和美感,通過對比和夸張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蠟梅的喜愛和贊美。詩人通過蠟梅的形象,抒發了自己對冬日花卉的獨特感受,展示了他對自然之美的敏感和細膩的情感。這首詩以其簡練的表達方式和對冬季花卉的獨特描寫,展示了黃庭堅的才華和審美情趣。
“雖無桃李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yǒng là méi èr shǒu
戲詠蠟梅二首
jīn bèi suǒ chūn hán, nǎo rén xiāng wèi zhǎn.
金蓓鎖春寒,惱人香未展。
suī wú táo lǐ yán, fēng wèi jí bù qiǎn.
雖無桃李顏,風味極不淺。
“雖無桃李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