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位中留不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佛祖位中留不住”全詩
佛祖位中留不住,夜來依舊宿蘆花。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禪句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禪句二首》是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自己是來自釣魚船上的客人,
偶爾也會脫下須鬢(胡須和鬢發)穿上袈裟(僧袍)。
佛祖的位置并不會留住我,
夜晚來臨,我仍舊宿在蘆花之間。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黃庭堅的禪思和人生感悟。他以自己為主角,描述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和悟道的追求。詩中的釣魚船和袈裟象征著世俗與出世的對立,詩人通過脫下須鬢穿上袈裟,暗示他放下了塵世的瑣事,希望能夠超越紛擾,尋求內心的寧靜與超脫。然而,他意識到在佛祖的境地中,他無法久留,無法真正與佛祖融為一體。最后,他以宿在蘆花之間來表達他對自然的依戀和對禪境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禪境和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自己在釣魚船上的客人身份,以及偶爾穿上袈裟的景象,展現了他對超脫塵世的追求和對內心平靜的向往。然而,詩人也深知禪境的難以捉摸和無法長久停留,用"佛祖位中留不住"來表達這種無法永恒駐留的心境。最后一句"夜來依舊宿蘆花"則再次強調了詩人對自然與禪境的追求,表現出他對禪意生活的向往和對內心寧靜的追尋。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禪境和超脫塵世的追求,以及對內心寧靜的向往。它展示了黃庭堅深邃的禪思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使讀者在品味詩意的同時,也能引發自己對人生意義和內心追求的思考。
“佛祖位中留不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 jù èr shǒu
禪句二首
yǔ zì diào yú chuán shàng kè, ǒu chú xū bìn zhe jiā shā.
予自釣魚船上客,偶除須鬢著袈裟。
fó zǔ wèi zhōng liú bú zhù, yè lái yī jiù sù lú huā.
佛祖位中留不住,夜來依舊宿蘆花。
“佛祖位中留不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