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可衛十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才可衛十指”全詩
青燈進豆粥,落月踏冰水。
平生不龜藥,才可衛十指。
持比千戶封,誰能優劣此。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孔四著作北行滹沱》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孔四著作北行滹沱》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駝褐蒙風霜,
雞聲眇墟里。
青燈進豆粥,
落月踏冰水。
平生不龜藥,
才可衛十指。
持比千戶封,
誰能優劣此。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北行的景象。他身著褐色的衣裳,背負著風霜的痕跡。黎明時分,他在偏遠的村莊中聽到雞鳴聲,聲音微弱,仿佛來自遙遠的地方。他用青燈照亮自己,喝著簡單的豆粥。夜晚,他步行經過冰冷的水面,腳下的月光倒映在水中。他從未追求長生不老的仙丹,而只希望保持自己的十個指頭的靈巧。他拿著文房四寶,自問誰能比得上他的才華與品德。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作者北行的旅途,表達了黃庭堅堅韌不拔、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作者選擇樸素的形象和日常的場景來描繪自己的生活狀態,展現了他對物質享受的淡漠態度。他以駝褐、風霜來形容自己,表達了他經歷風霜、歷練坎坷的人生之路。雞聲眇墟里的描寫,暗示了作者處在偏遠的地方,與塵囂世界疏離,追求內心的寧靜。青燈進豆粥的場景,表現了作者簡樸的生活方式,不追求奢華與功名。落月踏冰水的描寫,則通過冷冽的水面和月光的映照,突出了作者孤獨而又堅定的行進態度。平生不龜藥、才可衛十指的句子,表達了作者不追求長壽不老的仙丹,而注重培養自己的才華與品德。最后兩句持比千戶封,誰能優劣此,表現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自信,認為自己的文采勝過千戶之封的榮譽和地位。
黃庭堅以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為人生追求,他的詩詞常常以樸素的語言描繪日常生活,抒發內心的感慨和思考。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黃庭堅的人生哲學和對自身才能的自信,體現了他的文人風范和獨立人格。
“才可衛十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kǒng sì zhù zuò běi xíng hū tuó
次韻孔四著作北行滹沱
tuó hè méng fēng shuāng, jī shēng miǎo xū lǐ.
駝褐蒙風霜,雞聲眇墟里。
qīng dēng jìn dòu zhōu, luò yuè tà bīng shuǐ.
青燈進豆粥,落月踏冰水。
píng shēng bù guī yào, cái kě wèi shí zhǐ.
平生不龜藥,才可衛十指。
chí bǐ qiān hù fēng, shuí néng yōu liè cǐ.
持比千戶封,誰能優劣此。
“才可衛十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