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絲縈繞玉搔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蛛絲縈繞玉搔頭”全詩
想得君家烏鵲喜,蛛絲縈繞玉搔頭。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再次韻答吉老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再次韻答吉老二首》
作者:黃庭堅(宋代)
賢勞王事一歸休,
霜落園林失九秋。
想得君家烏鵲喜,
蛛絲縈繞玉搔頭。
中文譯文:
賢勞王事一歸休,
夜霜落下,園林失去了九秋。
我想到了你家的烏鵲會歡喜,
蛛絲纏繞在玉梳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作于宋代的作品,以對吉老的兩首回答詩為題材。詩人表達了對朝廷事務的厭倦和對退隱生活的向往。
首兩句“賢勞王事一歸休,霜落園林失九秋”描繪了詩人從政務中解脫出來,進入了退隱的生活。賢勞的王事指的是對國家和朝廷的忠誠盡職,而歸休則意味著結束了這一職責。霜落園林失去了九秋,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
接下來的兩句“想得君家烏鵲喜,蛛絲縈繞玉搔頭”則展示了詩人對友人吉老的思念之情。烏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喜慶的鳥,這里用來象征吉老的喜悅。蛛絲縈繞在玉梳上,形象地描繪了吉老細心梳理頭發的場景,展現了友情的深厚和細膩。
整首詩通過對政務的厭倦和對退隱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友情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流露。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傳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物事的變遷,給讀者帶來了對生命短暫和珍惜當下的啟示。
“蛛絲縈繞玉搔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cì yùn dá jí lǎo èr shǒu
再次韻答吉老二首
xián láo wáng shì yī guī xiū, shuāng luò yuán lín shī jiǔ qiū.
賢勞王事一歸休,霜落園林失九秋。
xiǎng dé jūn jiā wū què xǐ, zhū sī yíng rào yù sāo tóu.
想得君家烏鵲喜,蛛絲縈繞玉搔頭。
“蛛絲縈繞玉搔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