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益酒中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益酒中味”全詩
時從物外賞,自益酒中味。
斸枯蟻改穴,掃籜筍迸地。
萬籟寂中生,乃知風雨至。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答斌老病起獨游東園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答斌老病起獨游東園二首》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主人心安樂,
花竹有和氣。
時從物外賞,
自益酒中味。
斸枯蟻改穴,
掃籜筍迸地。
萬籟寂中生,
乃知風雨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黃庭堅在東園獨自游玩時的心境和感受。主人指的是作者自己,他內心感到安定和快樂。花竹有和氣,表達了花草樹木和竹子都與作者融洽相處,互相呼應。作者在物外賞時得到啟發,自然的景物激發了他的情感和靈感。這種賞心悅目的體驗使他的飲酒更加美味。
詩中還出現了斸枯蟻改穴和掃籜筍迸地的景象。斸枯蟻改穴意味著枯朽的樹木被螞蟻重新改變成新的巢穴,掃籜筍迸地則描述了撣去籜(竹葉)時,嫩竹從地下迅速生長出來。這些場景生動地展現了自然界中生生不息的力量。
最后兩句“萬籟寂中生,乃知風雨至”,意味著在寂靜的環境中,作者能夠察覺到風雨即將來臨。這里不僅可以理解為對自然界的觀察,也可以引申為對人生的感悟,暗示著作者對未來的預見和警覺。
賞析:
該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刻畫了自然界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通過描繪主人心安樂、花竹和諧以及自然景象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力的敬畏。詩中的意象生動,給讀者帶來視覺和感官上的愉悅。
詩人通過觀察細微之處,抓住了大自然中蘊含的變化和生命的力量,從而引發了對人生和未來的思考。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媒介,寄托了作者對世界萬物的關注和對生命的感悟。讀者通過詩人的描寫,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寧靜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激發了讀者對自然界的關注和對人生的思考。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觀察和對生命的感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自益酒中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á bīn lǎo bìng qǐ dú yóu dōng yuán èr shǒu
次韻答斌老病起獨游東園二首
zhǔ rén xīn ān lè, huā zhú yǒu hé qì.
主人心安樂,花竹有和氣。
shí cóng wù wài shǎng, zì yì jiǔ zhōng wèi.
時從物外賞,自益酒中味。
zhǔ kū yǐ gǎi xué, sǎo tuò sǔn bèng dì.
斸枯蟻改穴,掃籜筍迸地。
wàn lài jì zhōng shēng, nǎi zhī fēng yǔ zhì.
萬籟寂中生,乃知風雨至。
“自益酒中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