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今眇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物于今眇然”全詩
不見繞籬黃菊,誰收種秫圭田。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馬當山魯望亭四首右元亮》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馬當山魯望亭四首右元亮》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馬在馬當山上奔馳,遠遠望去只見一縷孤煙。如今的人物已經模糊不清,再也看不見黃色的菊花繞著籬笆,不知道誰來收割種植的秫圭田。
詩意:
這首詩以馬當山上的景色為背景,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馬在山上奔馳,孤煙遠去,暗示了歲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人物于今眇然,說明過去的人物已經模糊不清,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遺忘。詩中還提到不見繞籬黃菊,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美好事物的懷念和失落。最后一句誰收種秫圭田,反映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不知道誰會來收割種植的秫圭田,意味著美好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
賞析:
這首詩通過馬當山的景色,以及作者對黃菊和秫圭田的描述,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美好事物的失落。孤煙、眇然等詞語的運用,以及對黃菊和秫圭田的描寫,給人以深深的離愁之感。詩中的馬當山和黃菊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通過這些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感嘆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整首詩情感平緩,寓意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回味之感。同時,這首詩也展示了黃庭堅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和對自然景物的獨特感知。
“人物于今眇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mǎ dāng shān lǔ wàng tíng sì shǒu yòu yuán liàng
題馬當山魯望亭四首右元亮
mǎ dāng yī qǔ gū yān, rén wù yú jīn miǎo rán.
馬當一曲孤煙,人物于今眇然。
bú jiàn rào lí huáng jú, shuí shōu zhǒng shú guī tián.
不見繞籬黃菊,誰收種秫圭田。
“人物于今眇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