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頸相追筆意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宛頸相追筆意多”全詩
皆為涪翁赴湯鼎,主人言汝不能歌。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吳執中有兩鵝為余烹之戲贈》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吳執中有兩鵝為余烹之戲贈》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學書池上一雙鵝,
宛頸相追筆意多。
皆為涪翁赴湯鼎,
主人言汝不能歌。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一對鵝為主題,表達了詩人黃庭堅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對自己身份與命運的領悟。詩中的鵝象征著黃庭堅自己,通過對鵝的描寫和比喻,表達了他對自己經歷和遭遇的感慨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深遠的詩意。描繪了一幅學書池上的景象,其中一對鵝在水中游蕩。黃庭堅通過精準的描寫,將鵝的形態、動作和姿態生動地展現出來,表現了他在書法創作中所注重的筆意和筆墨之間的追求。
詩中提到這對鵝是為了涪翁(指自己)而養的,涪翁是黃庭堅的字。涪翁赴湯鼎是指自己在官場上的奮斗和努力,而鵝的游弋則象征著黃庭堅在世俗之外,追求藝術和自我境界的追求。主人的話語“汝不能歌”則是對黃庭堅的評價,意指他在音樂方面沒有太大的才華。
整首詩通過對鵝的描寫,折射出黃庭堅對自己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他以自己與鵝的對比,表達了自己在官場中的不如意和對命運的隨遇而安,但又在藝術創作中尋求自我價值的態度。這種對生活的思考和對自我境界的追求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人生智慧和內心世界。整首詩簡潔而深刻,通過對鵝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索。
“宛頸相追筆意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zhí zhōng yǒu liǎng é wèi yú pēng zhī xì zèng
吳執中有兩鵝為余烹之戲贈
xué shū chí shàng yī shuāng é, wǎn jǐng xiāng zhuī bǐ yì duō.
學書池上一雙鵝,宛頸相追筆意多。
jiē wèi fú wēng fù tāng dǐng, zhǔ rén yán rǔ bù néng gē.
皆為涪翁赴湯鼎,主人言汝不能歌。
“宛頸相追筆意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