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活國宗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虎口活國宗臣”全詩
小屈弦歌百里,不誣天下歸仁。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馬當山魚望亭四首右狄梁公》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馬當山魚望亭四首右狄梁公》是黃庭堅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鯨波橫流砥柱,
虎口活國宗臣。
小屈弦歌百里,
不誣天下歸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狄仁杰杰出的形象和他為國家和人民所做的偉大貢獻。詩中通過一系列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表達了對狄仁杰的贊美和敬佩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鯨波橫流和虎口活國宗臣來形容狄仁杰,突出了他在動蕩的時局中的堅定和勇敢。鯨波橫流象征著社會風云變幻,而狄仁杰就像一根砥柱,穩定國家的大局。虎口活國宗臣則表達了他在危險和困難面前依然保持忠誠和奉獻的精神。
詩中提到"小屈弦歌百里",表明狄仁杰在官場中遭受了一些小的挫折和迫害,但他依然能夠以豁達和樂觀的態度面對。他的歌聲象征著他內心的堅定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百里則表示他的聲音傳遍了百里之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贊美。
最后一句"不誣天下歸仁"表達了狄仁杰以仁愛之心行事,他不會冤枉無辜,而是以公正和善良的態度對待天下百姓。這也是狄仁杰被后人稱為"狄仁杰歸仁"的原因。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形象描繪和深刻的含義,贊頌了狄仁杰的聰明才智、堅定忠誠和高尚品德,展示了他作為一位忠誠的臣子對國家和人民的無私奉獻。
“虎口活國宗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mǎ dāng shān yú wàng tíng sì shǒu yòu dí liáng gōng
題馬當山魚望亭四首右狄梁公
jīng bō héng liú dǐ zhù, hǔ kǒu huó guó zōng chén.
鯨波橫流砥柱,虎口活國宗臣。
xiǎo qū xián gē bǎi lǐ, bù wū tiān xià guī rén.
小屈弦歌百里,不誣天下歸仁。
“虎口活國宗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