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骨相能文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兒骨相能文字”全詩
小兒骨相能文字,乞與班班作硯屏。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謝益修四弟送石屏》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謝益修四弟送石屏》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似江滄落日明,
鸕鶿烏鵲滿沙汀。
小兒骨相能文字,
乞與班班作硯屏。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寫給謝益修的四個弟弟送去的。詩的內容主要描繪了一塊石頭的景象,并表達了詩人對弟弟們的贊美和祝福。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通過石頭、江河、落日等意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悟。首句“石似江滄落日明”,以石頭映照江河中夕陽的景象作為開篇,表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描繪。接著,“鸕鶿烏鵲滿沙汀”描繪了沙灘上鸕鶿和烏鵲的繁忙活動,給人一種生動的畫面感。
接下來的兩句“小兒骨相能文字,乞與班班作硯屏”則表達了作者對弟弟們的贊美和祝福。這里的“小兒骨相”指的是弟弟們的才情和天賦,能夠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這種才情被作者贊美為珍貴的瑰寶。作者希望將這種才情贈予弟弟們,并以“硯屏”作為象征,寓意著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才華和智慧書寫輝煌的未來。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贊美弟弟們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弟弟們的深厚情誼和對才華的贊賞。黃庭堅以自然景物為媒介,通過贊美弟弟們的方式,展示了他對家人的關懷和祝福,同時也傳遞了對才華和智慧的崇高理念。
“小兒骨相能文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yì xiū sì dì sòng shí píng
謝益修四弟送石屏
shí shì jiāng cāng luò rì míng, lú cí wū què mǎn shā tīng.
石似江滄落日明,鸕鶿烏鵲滿沙汀。
xiǎo ér gǔ xiāng néng wén zì, qǐ yǔ bān bān zuò yàn píng.
小兒骨相能文字,乞與班班作硯屏。
“小兒骨相能文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