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屋年深蔓綠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華屋年深蔓綠蘿”全詩
龍柱云消金氣冷,鳳臺人去月明多。
英雄空聽生銅吼,感慨誰知白石歌。
轉首五湖秋水闊,且將閑興寄漁蓑。
分類:
作者簡介(王冕)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秋夜偶成 其一》王冕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夜偶成 其一》是元代詩人王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夜偶成 其一
風雷不改舊山河,
華屋年深蔓綠蘿。
龍柱云消金氣冷,
鳳臺人去月明多。
英雄空聽生銅吼,
感慨誰知白石歌。
轉首五湖秋水闊,
且將閑興寄漁蓑。
譯文:
秋天的夜晚偶然寫成的第一首詩
風雷無法改變舊時的山河,
華麗的房屋多年來已被綠色的蔓藤所覆蓋。
龍形的柱子上的云霧消散了,金色的氣息變得冷冽,
鳳凰臺上的人已離去,只有明亮的月光照耀著。
英雄們空懸著銅鈴長鳴的聲音,
心中感慨萬千,卻無人知曉白石歌的含義。
轉過頭來,五湖之間的秋水變得更加廣闊,
暫且將無拘無束的心情寄托于漁夫的蓑衣之中。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與思考。
詩的開頭,詩人以舊山河來象征歷史的延續,風雷無法改變舊時的山河,體現了歷史的堅韌和傳承。接著,詩人描繪了華屋被綠蘿蔓延的景象,寓意著歲月的流轉和歲月的痕跡在人文環境中的顯現。
接下來,詩人以龍柱云消、金氣冷,鳳臺人去、月明多的對比描繪了時光的變遷和人事的離散。龍柱上的云霧消散,金色的氣息變得冷冽,鳳凰臺上的人已離去,月光照耀著空曠的場所,寓意著歷史的興衰和人事的更迭。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英雄聽銅鈴長鳴、感慨萬千,白石歌的含義不為人知為表達手法。英雄們空懸的銅鈴聲,象征著英雄們的壯舉和豪情,然而,這份豪情和感慨卻無人能夠理解白石歌的意義,表達了英雄們的孤獨和無聲的付出。
最后,詩人將目光轉向五湖秋水,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五湖秋水的廣闊給人一種寬廣和自由的感覺,詩人將自己的閑情寄托于漁夫的蓑衣之中,表達了對閑適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變遷,抒發了詩人對歷史時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表達了時光流轉中的無常和人事離散的主題。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通過對舊山河、綠蘿、龍柱、鳳臺、銅鈴、白石歌等形象的描繪,寓意著歷史的傳承、人事的離散和英雄們的孤獨。整首詩意蘊含深遠,給人一種沉靜而深思的感受,同時也讓人感受到詩人對寬廣自由生活的向往。
“華屋年深蔓綠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è ǒu chéng qí yī
秋夜偶成 其一
fēng léi bù gǎi jiù shān hé, huá wū nián shēn màn lǜ luó.
風雷不改舊山河,華屋年深蔓綠蘿。
lóng zhù yún xiāo jīn qì lěng, fèng tái rén qù yuè míng duō.
龍柱云消金氣冷,鳳臺人去月明多。
yīng xióng kōng tīng shēng tóng hǒu, gǎn kǎi shéi zhī bái shí gē.
英雄空聽生銅吼,感慨誰知白石歌。
zhuǎn shǒu wǔ hú qiū shuǐ kuò, qiě jiāng xián xìng jì yú suō.
轉首五湖秋水闊,且將閑興寄漁蓑。
“華屋年深蔓綠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