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我疏狂思舞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我疏狂思舞劍”全詩
積壘可憐飛燕苦,傷春無奈杜鵑啼。
關河氣轉風云合,邊塞烽多草樹迷。
老我疏狂思舞劍,興來不待五更雞。
分類:
作者簡介(王冕)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春日即事》王冕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即事》是元代詩人王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月三日雨不歇,
桃花杏花吹作泥。
積壘可憐飛燕苦,
傷春無奈杜鵑啼。
關河氣轉風云合,
邊塞烽多草樹迷。
老我疏狂思舞劍,
興來不待五更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詩人的情感。詩人描述了二月三日雨勢不停,桃花和杏花被雨水打濕成泥。積水中的泥漿使得飛燕難以筑巢,而杜鵑的啼聲又讓人感到傷春。詩人還描繪了關河氣候的變化,風云交匯,邊塞的烽火多被草木所掩蓋。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年老之后仍然懷念年輕時疏狂的心情,興致來了就不等到天亮。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通過描寫雨水打濕花朵、飛燕無處筑巢、杜鵑的啼聲以及邊塞的烽火被草木所掩蓋等細節,展現了春天的苦澀和無奈。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對春天的思念和對年輕時充滿激情的回憶。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同時,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春天的美麗與苦澀相結合,使詩詞更加生動有力。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冕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銳觀察,是元代詩歌的佳作之一。
“老我疏狂思舞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jí shì
春日即事
èr yuè sān rì yǔ bù xiē, táo huā xìng huā chuī zuò ní.
二月三日雨不歇,桃花杏花吹作泥。
jī lěi kě lián fēi yàn kǔ, shāng chūn wú nài dù juān tí.
積壘可憐飛燕苦,傷春無奈杜鵑啼。
guān hé qì zhuǎn fēng yún hé, biān sài fēng duō cǎo shù mí.
關河氣轉風云合,邊塞烽多草樹迷。
lǎo wǒ shū kuáng sī wǔ jiàn, xìng lái bù dài wǔ gēng jī.
老我疏狂思舞劍,興來不待五更雞。
“老我疏狂思舞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九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