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為神明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復為神明相”全詩
如何馬伏波,坐取丘山謗。
夫君道義白,復為神明相。
厲氣與流言,安能逞無狀。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昌言官舍十題·薏苡》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昌言官舍十題·薏苡》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佳實產南州,流傳卻出瘴。
如何馬伏波,坐取丘山謗。
夫君道義白,復為神明相。
厲氣與流言,安能逞無狀。
詩意:
這首詩詞以薏苡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于薏苡的贊美和思考。薏苡是一種植物,產量豐富,但卻被人們誤解為產自瘴癘之地。作者通過薏苡來比喻自己,表示自己雖然有才華,卻被人詆毀和誤解。然而,作者堅守道義,不為流言所動,相信自己的才華會被神明所認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薏苡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于自己處境的思考和感慨。薏苡被人們誤解的情景,象征著作者被人詆毀和誤解的遭遇。然而,作者并不氣餒,他堅守自己的道義,不為流言所動,表現出了堅定的品格和自信。詩詞中的"夫君道義白,復為神明相"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道義高尚的自豪和對于神明的信仰。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展現了他的堅韌和自信。
“復為神明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āng yán guān shě shí tí yì yǐ
和昌言官舍十題·薏苡
jiā shí chǎn nán zhōu, liú chuán què chū zhàng.
佳實產南州,流傳卻出瘴。
rú hé mǎ fú bō, zuò qǔ qiū shān bàng.
如何馬伏波,坐取丘山謗。
fū jūn dào yì bái, fù wèi shén míng xiāng.
夫君道義白,復為神明相。
lì qì yǔ liú yán, ān néng chěng wú zhuàng.
厲氣與流言,安能逞無狀。
“復為神明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