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遣愁愁已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把酒遣愁愁已去”全詩
冰生玉水云如絮。
千里鄉關空倚慕。
無尺素。
雙魚不食南鴻渡。
把酒遣愁愁已去。
風吹酒力愁還聚。
卻憶獸爐追舊處。
頭懶舉。
爐灰剔盡痕無數。
分類: 漁家傲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漁家傲》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家傲·律應黃鍾寒氣苦》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律應黃鍾寒氣苦,
The cold air of the yellow bell chills bitterly,
冰生玉水云如絮。
Ice forms on the jade-like water, clouds are like cotton.
千里鄉關空倚慕,
A thousand miles away, the hometown's gates are empty and yearned for,
無尺素。
Without any plain white silk.
雙魚不食南鴻渡,
The pair of fish do not eat as the southern wild geese cross,
把酒遣愁愁已去。
Drinking wine to dispel sorrow, the sorrow has already gone.
風吹酒力愁還聚,
The wind blows, the power of wine gathers sorrow once again,
卻憶獸爐追舊處。
Yet I remember the beast-shaped stove, chasing after the old place.
頭懶舉。
My head is lazy to lift.
爐灰剔盡痕無數。
The stove ashes are completely cleared, countless marks remain.
這首詩詞描繪了漁家人在寒冷的冬天里的生活情景。詩人以寥寥數語,表達了漁家人在嚴寒的氣候中艱辛的生活狀態。黃鍾是古代樂器的一種,律應指的是音律的應和,這里用來形容冬天的寒冷。詩中的冰生玉水和云如絮,形象地描繪了冬天的景象,寒冷的氣候給人帶來的苦楚也隨之而來。
詩中提到的千里鄉關空倚慕,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無尺素指的是沒有一絲一毫的白色絲綢,暗示了貧困的生活狀況。雙魚不食南鴻渡,意味著漁家人在嚴冬時節無法捕撈到魚,而南方的候鳥卻能遷徙到溫暖的地方。
詩人通過把酒遣愁來排遣憂愁,表達了對困境的堅韌和樂觀。然而,風吹酒力愁還聚,說明酒并不能完全消除憂愁,而是暫時地驅散了。詩人回憶起獸爐追舊處,這里指的是漁家人用來取暖的獸爐,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
最后兩句爐灰剔盡痕無數,形象地描繪了漁家人生活的艱辛和貧困。爐灰剔盡,意味著火爐中的灰燼已經燃盡,而無數的痕跡則暗示了漁家人長期以來的辛勤勞作和生活的痕跡。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漁家人在嚴寒冬天中的艱辛生活,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困境的堅韌樂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生活的無奈。整首詩詞以冷峻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現了歐陽修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生活的深刻洞察力。
“把酒遣愁愁已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iā ào
漁家傲
lǜ yīng huáng zhōng hán qì kǔ.
律應黃鍾寒氣苦。
bīng shēng yù shuǐ yún rú xù.
冰生玉水云如絮。
qiān lǐ xiāng guān kōng yǐ mù.
千里鄉關空倚慕。
wú chǐ sù.
無尺素。
shuāng yú bù shí nán hóng dù.
雙魚不食南鴻渡。
bǎ jiǔ qiǎn chóu chóu yǐ qù.
把酒遣愁愁已去。
fēng chuī jiǔ lì chóu hái jù.
風吹酒力愁還聚。
què yì shòu lú zhuī jiù chù.
卻憶獸爐追舊處。
tóu lǎn jǔ.
頭懶舉。
lú huī tī jǐn hén wú shù.
爐灰剔盡痕無數。
“把酒遣愁愁已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