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音邈已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芳音邈已遠”出自宋代歐陽修的《端午帖子·溫成合四首》,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fāng yīn miǎo yǐ yuǎn,詩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芳音邈已遠”全詩
《端午帖子·溫成合四首》
香黍筒為棕,靈苗艾作人。
芳音邈已遠,節物自常新。
芳音邈已遠,節物自常新。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端午帖子·溫成合四首》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端午帖子·溫成合四首》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香黍筒為棕,靈苗艾作人。
芳音邈已遠,節物自常新。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端午節的景象。香黍筒用來包裹粽子,靈苗和艾草則用來驅邪避疫。詩人通過描繪這些節日的物品,表達了端午節的喜慶和祈福之意。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端午節的場景,通過物品的描述展現了節日的氛圍。香黍筒和靈苗艾是端午節的重要象征,它們代表了人們對健康和平安的祈愿。詩人通過"芳音邈已遠,節物自常新"這句話,表達了端午節的傳統和習俗在歲月中不斷傳承,節日的意義和價值始終保持新鮮。
整首詩詞簡潔明快,用詞質樸自然,表達了詩人對端午節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通過描繪節日的物品和氛圍,詩人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端午節的喜慶氛圍中,讓人們感受到了節日的美好和祝福。這首詩詞既是對端午節的贊美,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芳音邈已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ān wǔ tiě zǐ wēn chéng hé sì shǒu
端午帖子·溫成合四首
xiāng shǔ tǒng wèi zōng, líng miáo ài zuò rén.
香黍筒為棕,靈苗艾作人。
fāng yīn miǎo yǐ yuǎn, jié wù zì cháng xīn.
芳音邈已遠,節物自常新。
“芳音邈已遠”平仄韻腳
拼音:fāng yīn miǎo yǐ yuǎn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芳音邈已遠”的相關詩句
“芳音邈已遠”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芳音邈已遠”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芳音邈已遠”出自歐陽修的 《端午帖子·溫成合四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