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德今方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德今方賴”全詩
惟我曾游洛,看花若故人。
芳菲不改色,開落幾經春。
陶令來常醉,山公到最頻。
曲池涵草樹,啼鳥悅松筠。
相德今方賴,思歸未有因。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題光化張氏園亭》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光化張氏園亭》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君家花幾種,來自洛之濱。
你家的花有幾種,都是從洛陽的河濱帶來的。
惟我曾游洛,看花若故人。
只有我曾經游歷過洛陽,看花就像見到了老朋友一樣。
芳菲不改色,開落幾經春。
花的芬芳美麗不會因為時間的流轉而改變,經歷了幾個春天的開放和凋落。
陶令來常醉,山公到最頻。
陶淵明常常醉酒,山公則經常來訪。
曲池涵草樹,啼鳥悅松筠。
曲池中水面倒映著草木,啼鳥喜歡在松樹上歌唱。
相德今方賴,思歸未有因。
相互的友誼和德行現在才得以依靠,而思念家鄉卻還沒有具體的原因。
這首詩詞以洛陽的花園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洛陽花園的懷念之情。詩中描繪了花的美麗和不變的芬芳,以及詩人與陶淵明、山公的友誼。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詩人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友誼的珍視。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情感,給人以愉悅和回味之感。
“相德今方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guāng huà zhāng shì yuán tíng
題光化張氏園亭
jūn jiā huā jǐ zhǒng, lái zì luò zhī bīn.
君家花幾種,來自洛之濱。
wéi wǒ céng yóu luò, kàn huā ruò gù rén.
惟我曾游洛,看花若故人。
fāng fēi bù gǎi sè, kāi luò jǐ jīng chūn.
芳菲不改色,開落幾經春。
táo lìng lái cháng zuì, shān gōng dào zuì pín.
陶令來常醉,山公到最頻。
qǔ chí hán cǎo shù, tí niǎo yuè sōng yún.
曲池涵草樹,啼鳥悅松筠。
xiāng dé jīn fāng lài, sī guī wèi yǒu yīn.
相德今方賴,思歸未有因。
“相德今方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