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年帝城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年帝城里”全詩
終年帝城里,不識五侯門。
分類:
作者簡介(張繼)
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歷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感懷(一作陸沈詩,題作上禮部楊侍郎)》張繼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感懷(一作陸沈詩,題作上禮部楊侍郎)
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
終年帝城里,不識五侯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張繼創作的,題目上稱是著名的禮部侍郎楊侍郎作詩,但可能是他的筆名。詩中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自省之情。
第一句“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表明詩人與世俗時人背離,尋求內心的寧靜和深思熟慮。詩人認為真正能夠達到心靈安寧之境的人,才具備真正領悟世情和人生的能力。
第二句“終年帝城里,不識五侯門”,詩人隱居在帝都長安城中,與權貴門閥并不相識。這句抒發了詩人的豪情和獨立的個性,他不以權勢富貴為樂,而是選擇與世隔絕、放飛心靈。
這首詩雖然短小,但表達了詩人對世俗和內心追求的對立觀點。他看到了世俗的虛華和浮躁,選擇了隱逸和清靜的生活方式,以追求內心的平靜和自由。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權貴和名利的淡漠態度,堅守自己的獨立個性和自由意志。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文字和對比的手法,展示了詩人對世情的洞察和對內心追求的執著。表達了詩人追求自由、獨立和內心寧靜的人生態度,具有一定的價值觀和生活哲學的意味。
“終年帝城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huái yī zuò lù shěn shī, tí zuò shàng lǐ bù yáng shì láng
感懷(一作陸沈詩,題作上禮部楊侍郎)
diào yǔ shí rén bèi, xīn jiāng jìng zhě lùn.
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
zhōng nián dì chéng lǐ, bù shí wǔ hóu mén.
終年帝城里,不識五侯門。
“終年帝城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