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學金陵猶有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諱學金陵猶有說”全詩
諱學金陵猶有說,竟將何罪廢歐梅?
分類: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論詩三十首》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論詩三十首》是元代作家元好問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古風復興的思考和對當時文人的批評。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百年才覺古風回,
元礻右諸人次第來。
諱學金陵猶有說,
竟將何罪廢歐梅?
這首詩詞的詩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古風復興:詩的開頭表達了作者對古風復興的喜悅之情。百年來,古風終于重新回歸,這可能指的是元代文人對古代文化的重新關注和追求。
2. 元礻右諸人:這里指的是當時的文人學者,他們以元礻右為代表,逐漸崛起并成為文壇的主要力量。作者認為他們的出現是古風復興的標志。
3. 諱學金陵:這里指的是南京,當時南京是文化中心之一。作者提到南京的諱學,可能是指南京的學術氛圍和學派的發展。作者認為南京的學術界還存在一些爭議和爭論。
4. 廢歐梅:這里指的是廢黜歐陽修。歐陽修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他的文學才華備受贊譽。作者對廢黜歐陽修的行為表示質疑和不解,認為這是一種錯誤。
綜合來看,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古風復興的歡喜和對當時文人的批評。作者認為古風復興是一種值得慶賀的現象,但同時也對一些學術爭議和廢黜歐陽修的行為表示不滿和質疑。
“諱學金陵猶有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n shī sān shí shǒu
論詩三十首
bǎi nián cái jué gǔ fēng huí, yuán shì yòu zhū rén cì dì lái.
百年才覺古風回,元〖礻右〗諸人次第來。
huì xué jīn líng yóu yǒu shuō, jìng jiāng hé zuì fèi ōu méi?
諱學金陵猶有說,竟將何罪廢歐梅?
“諱學金陵猶有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