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葉疏云渭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葉疏云渭水”全詩
鉛紅無地著邊鸞。
半衾幽夢香初散,滿紙春心墨未乾。
深院落,曲闌干。
舊歡新恨苧衣寬。
幾時忘得分攜處,黃葉疏云渭水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鷓鴣天》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玉立芙蓉鏡里看》是元代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芙蓉鏡中,看見了玉立的容顏。紅妝無處著,只有邊上的鳳凰。半夜里,夢中的香氣初散,紙上的春心墨跡未干。深院中,曲闌干上的舊歡新恨,苧衣寬松。何時才能忘記相攜的時光,在渭水邊的黃葉疏云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幽怨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詩中的芙蓉鏡象征著美麗的容顏,而玉立則代表高貴的氣質。然而,詩人卻感到自己無法再穿上紅妝,只能在邊上鳳凰的陪伴下獨自面對鏡中的自己。詩人在深夜中醒來,夢中的香氣還未完全散去,紙上的春心卻已經寫滿,但墨跡還未干。這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渴望,卻又感到時光如水,無法挽回。詩人在深院中,看著曲闌干上的舊歡新恨,感嘆著苧衣寬松,意味著過去的歡樂已經散去,而新的痛苦卻無處可逃。詩人思索著何時才能忘記過去的相攜時光,在渭水邊的黃葉疏云處,意味著詩人希望能夠超越過去的痛苦,重新開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通過對芙蓉鏡、紅妝、鳳凰等意象的運用,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詩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都非常精細,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整首詩詞以詩人的內心感受為中心,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與痛苦。這種情感的表達方式,使得詩詞具有了深刻的內涵和情感共鳴,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黃葉疏云渭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yù lì fú róng jìng lǐ kàn.
玉立芙蓉鏡里看。
qiān hóng wú dì zhe biān luán.
鉛紅無地著邊鸞。
bàn qīn yōu mèng xiāng chū sàn, mǎn zhǐ chūn xīn mò wèi gān.
半衾幽夢香初散,滿紙春心墨未乾。
shēn yuàn luò, qū lán gān.
深院落,曲闌干。
jiù huān xīn hèn zhù yī kuān.
舊歡新恨苧衣寬。
jǐ shí wàng dé fēn xié chù, huáng yè shū yún wèi shuǐ
幾時忘得分攜處,黃葉疏云渭水
“黃葉疏云渭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