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說山東出相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枉說山東出相才”全詩
誰聞濟北傳兵略,枉說山東出相才。
樵褐短長披搕膝,丹爐高下壘懸胎。
三千功行無圭角,可望虛皇九錫來。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深居雜興六首》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深居雜興六首》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冉冉秋云抱嘯臺,
秋天的云彩緩緩地圍繞著嘯臺飄動,
一兵松竹是閑媒。
只有松竹作為休閑的媒介。
誰聞濟北傳兵略,
有誰聽說過濟北地區的軍事計劃,
枉說山東出相才。
白白地說山東會出現杰出的人才。
樵褐短長披搕膝,
穿著樵夫的衣服,短短的外套披在膝蓋上,
丹爐高下壘懸胎。
紅色的爐子高高地懸掛著。
三千功行無圭角,
三千功績沒有被人所稱道,
可望虛皇九錫來。
但仍然期待著皇帝的賞賜。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種深居山野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不滿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詩中的冉冉秋云、一兵松竹等形象,展示了詩人追求自由自在、超脫塵世的心境。詩人以自嘲的口吻,諷刺了時人對山東地區的過高期望和對功名的追逐。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功名的渴望,但又帶有一種無奈和虛幻的感覺。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社會現象的描繪,展示了詩人獨立自主、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功名利祿的矛盾心理和對現實社會的不滿情緒。整體上,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練明快,意境上深邃含蓄,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枉說山東出相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ēn jū zá xìng liù shǒu
深居雜興六首
rǎn rǎn qiū yún bào xiào tái, yī bīng sōng zhú shì xián méi.
冉冉秋云抱嘯臺,一兵松竹是閑媒。
shuí wén jì běi chuán bīng lüè, wǎng shuō shān dōng chū xiāng cái.
誰聞濟北傳兵略,枉說山東出相才。
qiáo hè duǎn cháng pī kē xī, dān lú gāo xià lěi xuán tāi.
樵褐短長披搕膝,丹爐高下壘懸胎。
sān qiān gōng xíng wú guī jiǎo, kě wàng xū huáng jiǔ xī lái.
三千功行無圭角,可望虛皇九錫來。
“枉說山東出相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