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路滿清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路滿清愁”全詩
一窗方寄傲,二巷忽同游。
怨慕采菱曲,蒼茫拾翠洲。
微風起蘋末,歸路滿清愁。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和黃亢與季父見訪》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黃亢與季父見訪》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積水凝懸館,船寬或結樓。
一窗方寄傲,二巷忽同游。
怨慕采菱曲,蒼茫拾翠洲。
微風起蘋末,歸路滿清愁。
中文譯文:
水面上積聚的水凝結成了懸浮的樓閣,船只寬敞,有時還會連成樓閣。
一個窗戶正寄托著我的傲慢,兩條小巷突然一同游蕩。
我怨慕著采菱的曲調,茫茫蒼翠的洲島。
微風吹起了蘋末(水草),回程之路上充滿了清澈的憂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與黃亢和季父的相聚之景。詩人通過描繪水面上凝結的樓閣和寬敞的船只,展示了這個地方的壯麗景色。他坐在窗前,感到自己的心情高傲自豪,而兩條小巷的景色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使他忘記了自己的傲慢。詩人懷念起采菱的曲調和蒼茫的翠綠洲島,表達了對自然美的向往和思念之情。最后,微風吹起了水草,詩人的歸途充滿了清澈的憂愁。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展示了對自然美和追求自由的向往。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愉悅、思念和憂愁。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詩人的情感表達,傳達了對自由和美的追求,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歸路滿清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uáng kàng yǔ jì fù jiàn fǎng
和黃亢與季父見訪
jī shuǐ níng xuán guǎn, chuán kuān huò jié lóu.
積水凝懸館,船寬或結樓。
yī chuāng fāng jì ào, èr xiàng hū tóng yóu.
一窗方寄傲,二巷忽同游。
yuàn mù cǎi líng qū, cāng máng shí cuì zhōu.
怨慕采菱曲,蒼茫拾翠洲。
wēi fēng qǐ píng mò, guī lù mǎn qīng chóu.
微風起蘋末,歸路滿清愁。
“歸路滿清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