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錫未嘗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振錫未嘗游”全詩
登艫忽此別,振錫未嘗游。
九子尋真界,千兵見假侯。
松枝談妙字,鈴閣想遲留。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送聞義師謁池陽郡守》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聞義師謁池陽郡守》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渺渺大江流,沿洄過幾州。
大江奔流不息,蜿蜒曲折地穿越了多少州縣。
登艫忽此別,振錫未嘗游。
登上船只,突然與你分別,手中的鈴鐺還未搖動過。
九子尋真界,千兵見假侯。
九個兒子尋找真正的界限,千軍萬馬卻只見到偽裝的侯爵。
松枝談妙字,鈴閣想遲留。
松樹枝上談論著奇妙的文字,鈴閣中卻留戀不舍。
這首詩詞以大江流淌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世界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大江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而詩人則以船只的分別、九子尋找真界、千兵見假侯等形象,揭示了現實世界中的虛假和迷惑。詩人通過松枝上的談論和鈴閣中的留戀,表達了對于真理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林逋獨特的思想和情感。通過對現實世界的觀察和思考,詩人呈現了對于真理和美好的追求,以及對于虛假和迷惑的警示。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引發讀者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振錫未嘗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én yì shī yè chí yáng jùn shǒu
送聞義師謁池陽郡守
miǎo miǎo dà jiāng liú, yán huí guò jǐ zhōu.
渺渺大江流,沿洄過幾州。
dēng lú hū cǐ bié, zhèn xī wèi cháng yóu.
登艫忽此別,振錫未嘗游。
jiǔ zǐ xún zhēn jiè, qiān bīng jiàn jiǎ hóu.
九子尋真界,千兵見假侯。
sōng zhī tán miào zì, líng gé xiǎng chí liú.
松枝談妙字,鈴閣想遲留。
“振錫未嘗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