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潮水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年潮水痕”全詩
誰尸造物功,鑿此天池源。
澒洞吞百谷,周流無四垠。
廓然混茫際,望見天地根。
白日自中吐,扶桑如可捫。
超遙蓬萊峰,想像金臺存。
秦帝昔經此,登臨冀飛翻。
揚旌百神會,望日群山奔。
徐福竟何成,羨門徒空言。
唯見石橋足,千年潮水痕。
分類:
《觀海》獨孤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海
北登渤澥島,回首秦東門。
誰尸造物功,鑿此天池源。
澒洞吞百谷,周流無四垠。
廓然混茫際,望見天地根。
白日自中吐,扶桑如可捫。
超遙蓬萊峰,想像金臺存。
秦帝昔經此,登臨冀飛翻。
揚旌百神會,望日群山奔。
徐福竟何成,羨門徒空言。
唯見石橋足,千年潮水痕。
中文譯文:
觀海
我北上登上渤澥島,回首看見了秦東門。
不知道是誰創造生物的功績,鑿開了這片天池的源頭。
這浩瀚的洞口吞噬著無數河水,流轉無邊無際。
廣闊無垠,我望見了天地的根基。
白日從這里升起,黃昏西下。扶桑可以觸摸。
超越遙遠的蓬萊之峰,我想象金臺的存在。
秦皇曾經經過這里,曾經登上這里,飛翻著前來。
揮舞旗幟,百神聚會,眺望日光下群山奔馳。
徐福最終成就了什么?只能羨慕門徒空言。
唯有看到石橋的蹤跡,千年的潮水留下的痕跡。
詩意和賞析:
《觀海》是唐代詩人獨孤及創作的一首詩,描繪了作者北上登上渤澥島觀海的景象。全詩以寫景為主,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文歷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景色以及歷史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以渤澥島為背景,描繪了北方海洋的壯麗景色。詩人回首望見秦東門,將自然景色與歷史文化相結合,引發了對造物主和偉大功績的思考。
詩中描繪了渤澥島的景色,如白日升起、扶桑可觸摸等,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與神秘。同時,詩人也通過想象蓬萊峰和金臺的存在,表達了對傳說中神奇的仙境的向往。
在描繪自然景色的同時,詩中也展現了歷史的痕跡。秦皇曾經經過這里,描繪了歷史的輝煌與傳奇。但詩末用徐福和門徒的羨慕空言,表達了對歷史的反思和思考。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和歷史文化為背景,通過描繪和敘述,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壯麗景色和歷史歷史痕跡的贊美和思考。詩人以獨特的視角和表達方式,將自然景色和歷史敘事相結合,呈現出獨特的詩意和賞析。
“千年潮水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hǎi
觀海
běi dēng bó xiè dǎo, huí shǒu qín dōng mén.
北登渤澥島,回首秦東門。
shuí shī zào wù gōng, záo cǐ tiān chí yuán.
誰尸造物功,鑿此天池源。
hòng dòng tūn bǎi gǔ, zhōu liú wú sì yín.
澒洞吞百谷,周流無四垠。
kuò rán hùn máng jì, wàng jiàn tiān dì gēn.
廓然混茫際,望見天地根。
bái rì zì zhōng tǔ, fú sāng rú kě mén.
白日自中吐,扶桑如可捫。
chāo yáo péng lái fēng, xiǎng xiàng jīn tái cún.
超遙蓬萊峰,想像金臺存。
qín dì xī jīng cǐ, dēng lín jì fēi fān.
秦帝昔經此,登臨冀飛翻。
yáng jīng bǎi shén huì, wàng rì qún shān bēn.
揚旌百神會,望日群山奔。
xú fú jìng hé chéng, xiàn mén tú kōng yán.
徐福竟何成,羨門徒空言。
wéi jiàn shí qiáo zú, qiān nián cháo shuǐ hén.
唯見石橋足,千年潮水痕。
“千年潮水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