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真清為真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要真清為真靜”全詩
心養浩月一輪鏡。
照破貪嗔病。
這回須要鬼神驚。
只要真清為真靜。
功滿朝上圣。
分類: 梧桐樹
《梧桐樹 嗚鶴余音卷七,以上八首,嗚鶴余音》無名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梧桐樹 嗚鶴余音卷七,以上八首,嗚鶴余音》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不詳。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五更時分,朦朧的夜晚已經安定下來。內心像滋養著浩大的月亮,宛如一面明鏡。它能照破人們內心的貪欲、嗔怒和疾病。這一次,需要鬼神為之震驚。只有真正清凈和寧靜的心才能達到此境界。當功德滿盈時,便可成為朝廷上的圣人。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內心修煉和追求真正清凈的思考。作者通過梧桐樹、浩月和鬼神等形象的運用,將自然景物和人的內心狀態相結合,傳達了一個重要的道德觀念。
這首詩詞以梧桐樹和月亮作為象征,呈現了大自然的寧靜和高潔,同時也寄寓了對人類內心的凈化和升華的追求。通過照破貪嗔病,作者表達了對人類心靈純凈的渴望。只有真正擁有清靜心境的人,才能達到圣人的境地,成就真正的功德。
這首詩詞富有意境和哲理,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追求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道德、修行和升華的思考。同時,它也提醒了人們要反思自己的內心世界,追求真正的清靜與圣善。這種對內心修煉的追求和對道德境界的追尋,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了深遠的意義和價值。
“只要真清為真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tóng shù wū hè yú yīn juǎn qī, yǐ shàng bā shǒu, wū hè yú yīn
梧桐樹 嗚鶴余音卷七,以上八首,嗚鶴余音
wǔ gēng lǐ, méng lóng dìng.
五更里,朦朧定。
xīn yǎng hào yuè yī lún jìng.
心養浩月一輪鏡。
zhào pò tān chēn bìng.
照破貪嗔病。
zhè huí xū yào guǐ shén jīng.
這回須要鬼神驚。
zhǐ yào zhēn qīng wéi zhēn jìng.
只要真清為真靜。
gōng mǎn cháo shàng shèng.
功滿朝上圣。
“只要真清為真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