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云入桂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湘云入桂林”全詩
屈宋鄉山古,荊衡煙雨深。
艱難十載別,羈旅四愁侵。
澧月通沅水,湘云入桂林。
已看生白發,當為乏黃金。
江海時相見,唯聞梁甫吟。
分類:
作者簡介(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酬張二仲彝》皇甫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回復張二仲彝君
吳洲的芳草引誘著我,楚地的客人心動歸去。
懷念屈原和宋玉的故鄉,荊州和衡山的雨霧蒙蒙。
艱難地分離已有十年之久,漂泊的滋味侵蝕了四舍五入。
月亮照射著沅水,湘江的云霧籠罩著桂林。
我已經看到了白發壽命的跡象,也許會貧困到無錢可用。
等到江海相會的時候,只能聽見梁甫吟唱的聲音。
詩意:
這首詩是皇甫冉作于唐代,是一首酬答張仲彝的詩作。詩人通過吳洲的芳草和楚地的客人的動心歸去,表達了對故鄉和漂泊生活的思念。詩中提到了屈原、宋玉兩位古人的故鄉,并以荊州和衡山的雨霧深沉來形容故鄉的景象。詩人又描述了自己十年的艱難生活和貧困的前景,暗示了自己老去的跡象。整首詩以思鄉、漂泊、貧困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家鄉的深深懷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吳洲的芳草和楚地的客人的動心歸去,再到屈原、宋玉的故鄉以及荊州和衡山的雨霧,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而在后半部分,詩人則表達了年老和貧困的跡象,展示了自己艱難生活的真實。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將詩人對故鄉和漂泊生活的思念和困頓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個人遭遇,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湘云入桂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zhāng èr zhòng yí
酬張二仲彝
wú zhōu jiàn fāng cǎo, chǔ kè dòng guī xīn.
吳洲見芳草,楚客動歸心。
qū sòng xiāng shān gǔ, jīng héng yān yǔ shēn.
屈宋鄉山古,荊衡煙雨深。
jiān nán shí zài bié, jī lǚ sì chóu qīn.
艱難十載別,羈旅四愁侵。
lǐ yuè tōng yuán shuǐ, xiāng yún rù guì lín.
澧月通沅水,湘云入桂林。
yǐ kàn shēng bái fà, dāng wèi fá huáng jīn.
已看生白發,當為乏黃金。
jiāng hǎi shí xiāng jiàn, wéi wén liáng fǔ yín.
江海時相見,唯聞梁甫吟。
“湘云入桂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