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下來船不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去下來船不定”全詩
上去下來船不定,自飛自語燕爭忙。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絕句五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絕句五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一
岸邊稚子戲把釣,
蚯蚓作餌青條長。
上去下來船不定,
自飛自語燕爭忙。
二
池塘水滿荷花白,
門巷無人犬吠聲。
欲問煙波夢縈處,
應憐梅雨濕紅楹。
三
松花風起正清明,
微雨池塘鳥欲鳴。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英。
四
晴川歷歷漢宮斜,
芳草萋萋鳥自囀。
九曲黃河萬里沙,
淺深難測有誰見。
五
夜涼如水月如霜,
千里江山憶故鄉。
五更磬聲傳寺院,
寒更雁影下山崗。
詩意和賞析:
這組詩詞展示了梅堯臣對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態的敏銳觀察和深入思考。
第一首詩描繪了一個岸邊的場景,一個稚子在岸邊玩耍著釣魚的游戲,使用蚯蚓作為魚餌。船在上下起伏,不穩定。這首詩通過孩子的游戲和船的動態,展現了生活的活力和變化。稚子自言自語,仿佛與周圍的自然爭相交流,表現了大自然的聲音和活力。
第二首詩描繪了一個池塘的景色,水面上滿是盛開的荷花,但周圍卻沒有人,也沒有狗吠聲。詩人想要問問這片煙波中的夢境所在,但應該會因為梅雨的濕氣而感到濕潤的紅楹。這首詩通過描寫荷花、門巷和梅雨,展示了孤獨和溫暖的對比,傳達了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思鄉之情。
第三首詩描繪了清明時節的景色,松花隨著微風飄揚,池塘中的鳥兒欲鳴。陽光照耀下的千家萬戶,總是用新桃花來替代舊英雄。這首詩以清明時節為背景,表達了歲月更迭和人事變遷的主題,同時也傳遞出新生與希望的暗示。
第四首詩描繪了晴朗的天空下,漢宮傾斜,芳草豐茂,鳥兒自由自在地歌唱。黃河彎彎曲曲,沙灘無邊無際,淺深難以預測,也沒有人能夠真正看到盡頭。這首詩通過描述自然景色,抒發對于河流的奇妙和不可捉摸性的思考,同時也可理解為對人生和命運的思索。
第五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色,清涼如水,月色如霜。詩人懷念千里江山中的故鄉,遠離家鄉的他感受到一種寒冷的孤寂。在凌晨時分,寺廟里傳來磬聲,雁群的身影在山崗上飛過。這首詩通過對夜晚景色的描繪,表達了離鄉別井的思鄉之情和對寂寞的感受。
總體而言,這組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展示了梅堯臣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他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兒童游戲和夜晚的寂靜,表達了他對生活變化、孤獨和思鄉之情的思考。這些詩詞既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活力,又透露出對人情世態的深刻洞察和情感體驗。
“上去下來船不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ué jù wǔ shǒu
絕句五首
àn biān zhì zǐ xì bǎ diào, qiū yǐn zuò ěr qīng tiáo zhǎng.
岸邊稚子戲把釣,蚯蚓作餌青條長。
shǎng qù xià lái chuán bù dìng, zì fēi zì yǔ yàn zhēng máng.
上去下來船不定,自飛自語燕爭忙。
“上去下來船不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