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忘塵世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都忘塵世煩”全詩
舉手薄高穹,清風生兩腋。
都忘塵世煩,笑傲聊為適。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十三醉石》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十三醉石》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相約離開塵世游玩,
共同飲醉在仙壇石上。
舉手可觸藍天浩渺,
清風拂過兩側腋下。
忘卻塵世的煩惱,
歡笑自得心情舒暢。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與朋友相約離開塵世,一同前往嵩山游玩的情景。他們在嵩山的仙壇石上暢飲暢聊,身臨其境感受著山林的寧靜和自然的美妙。舉手之間,藍天廣袤無垠,清風吹拂著他們的身體,讓他們感覺心曠神怡。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完全忘卻了塵世的煩惱,笑容滿面,心情愉悅。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山水和表達詩人的情感為主題,展現了詩人對離塵之境的向往和追求。通過與朋友一同游山玩樂的圖景,詩人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體驗相結合,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表達了對人生煩惱的放下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詩中藍天廣袤、清風拂面的描寫,使讀者仿佛能夠親身感受到山林之間的寧靜與自然的美好。詩人將塵世的煩惱拋諸腦后,笑傲風塵,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俗、豁達自然的心態。這種心態不僅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也寄托了對人生自在自由的向往。
整首詩用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追求心靈自由的愿望,給人以寧靜、舒暢的感覺。通過與自然的融合,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外在環境相結合,使讀者在閱讀時也能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
“都忘塵世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yǒng shū zǐ cōng yóu sōng shān fù shí èr tí qí shí sān zuì shí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十三醉石
xiāng qī wù wài yóu, gòng zuì xiān tán shí.
相期物外游,共醉僊壇石。
jǔ shǒu báo gāo qióng, qīng fēng shēng liǎng yè.
舉手薄高穹,清風生兩腋。
dōu wàng chén shì fán, xiào ào liáo wèi shì.
都忘塵世煩,笑傲聊為適。
“都忘塵世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