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向蠻荊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謫向蠻荊去”全詩
今嬰明主怒,直雪諫臣冤。
謫向蠻荊去,行當霧雨繁。
黃牛三峽近,切莫聽愁猿。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聞歐陽永叔謫夷陵》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聞歐陽永叔謫夷陵》
共在西都日,居常慷慨言。
今嬰明主怒,直雪諫臣冤。
謫向蠻荊去,行當霧雨繁。
黃牛三峽近,切莫聽愁猿。
中文譯文:
時逢在西都的日子,常常發表慷慨之言。
如今卻有明君發怒,直接為雪諫諍之臣的冤屈。
被貶送到荊州的蠻荊之地,行程將會遭遇霧雨的阻隔。
黃牛山的三峽靠近,務必不要聽那憂愁的猿啼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梅堯臣所作,題目為《聞歐陽永叔謫夷陵》。詩人以敘述的方式表達了對歐陽永叔被貶謫的遭遇以及自己的感慨。
詩的開篇,詩人與歐陽永叔共同在西京(當時的首都)度日,他們常常發表慷慨之言,可能是對國家政治、社會現象等進行討論和議論。然而,現在明君怒發沖冠,對歐陽永叔不滿,直接決定貶謫他。詩人對此感到憤慨,認為明君應該雪解冤屈,給予歐陽永叔平反和公正對待。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歐陽永叔被謫貶到蠻荊之地的情景。這個地方被描繪為霧雨密布,行程困難重重,給歐陽永叔帶來了困擾和困苦。
最后兩句以黃牛山的三峽為背景,詩人告誡歐陽永叔不要聽那些憂愁的猿啼聲。這里的猿啼聲可以象征著困境和苦難,詩人希望歐陽永叔能堅定信念,不被困境所動搖。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歐陽永叔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憤慨和同情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鼓勵和支持。詩人通過描繪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將自己的感受與讀者分享,展現出對真理和正義的追求。這首詩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士人對政治權力的關注和對忠誠公正的追求。
“謫向蠻荊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ōu yáng yǒng shū zhé yí líng
聞歐陽永叔謫夷陵
gòng zài xī dōu rì, jū cháng kāng kǎi yán.
共在西都日,居常慷慨言。
jīn yīng míng zhǔ nù, zhí xuě jiàn chén yuān.
今嬰明主怒,直雪諫臣冤。
zhé xiàng mán jīng qù, háng dāng wù yǔ fán.
謫向蠻荊去,行當霧雨繁。
huáng niú sān xiá jìn, qiè mò tīng chóu yuán.
黃牛三峽近,切莫聽愁猿。
“謫向蠻荊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