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尚謗所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飽尚謗所興”全詩
一日茍不修,未免眾吠睨。
飽尚謗所興,饑必慍不細。
損之禮漸隳,存之禮未替。
心莫忽賤微,意莫徇貴勢。
我將取是然,敢以為君計。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非意篇呈表臣》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非意篇呈表臣》
人言廚傳繁,乃是郡久例。
一日茍不修,未免眾吠睨。
飽尚謗所興,饑必慍不細。
損之禮漸隳,存之禮未替。
心莫忽賤微,意莫徇貴勢。
我將取是然,敢以為君計。
中文譯文:
人們說良好的廚房傳統久繁瑣,
若有一天不加修整,必然引來嘲笑和輕視。
吃飽了還會興謗言,饑餓時必然生出怨憤。
禮儀的減損漸漸破壞,而保存禮儀的替代方式尚未確立。
心靈不可忽視微小的地位,意志不可追求權勢的貴重。
我將采取這樣的態度,敢以此為您的計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梅堯臣所作,表達了對禮儀和道德修養的思考和警示。詩中通過描繪良好的廚房傳統被疏忽和破壞的情景,表達了對社會道德風尚逐漸淡化的憂慮。
首先,詩中提到良好的廚房傳統被繁瑣地傳承了很久,這是對尊重傳統和維護禮儀的重要性的暗示。作者強調,如果一天不對這些傳統進行修整和維護,就會招致他人的嘲笑和輕視,顯示了對社會倫理觀念逐漸喪失的擔憂。
其次,詩中揭示了人性的弱點。當人們吃飽了的時候,會借機興風作浪、謗言流傳;而在饑餓時,因為生活的困苦,容易產生怨憤。這種對人性弱點的揭示,呼喚人們保持良好的心態和修養,不被外界的環境所左右。
最后,詩中強調了心靈和意志的價值。作者告誡人們不要忽視微小的地位,即使身份地位低微也要保持尊嚴和自尊;同時,不要追求權勢的貴重,而是應該以修養和道德為重。這種態度對于維護社會的和諧和個人的內心平靜都具有重要意義。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禮儀和道德觀念的思考,以及對人性弱點的揭示,表達了對社會倫理風尚逐漸淡化的憂慮,并呼喚人們保持良好的心態和修養,以維護社會的和諧與個人的尊嚴。
“飽尚謗所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i yì piān chéng biǎo chén
非意篇呈表臣
rén yán chú chuán fán, nǎi shì jùn jiǔ lì.
人言廚傳繁,乃是郡久例。
yī rì gǒu bù xiū, wèi miǎn zhòng fèi nì.
一日茍不修,未免眾吠睨。
bǎo shàng bàng suǒ xìng, jī bì yùn bù xì.
飽尚謗所興,饑必慍不細。
sǔn zhī lǐ jiàn huī, cún zhī lǐ wèi tì.
損之禮漸隳,存之禮未替。
xīn mò hū jiàn wēi, yì mò xùn guì shì.
心莫忽賤微,意莫徇貴勢。
wǒ jiāng qǔ shì rán, gǎn yǐ wéi jūn jì.
我將取是然,敢以為君計。
“飽尚謗所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