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因朝謁望鰲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因朝謁望鰲宮”全詩
家布望春門外住,身居華省信難通。
夜聞相府催張牓,曉聽都堂議奏中。
龍閣鳳池人漸隔,猶因朝謁望鰲宮。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較藝將畢和禹玉》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較藝將畢和禹玉》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窗前高樹有棲鵲,
記取明朝飛向東。
家布望春門外住,
身居華省信難通。
夜聞相府催張牓,
曉聽都堂議奏中。
龍閣鳳池人漸隔,
猶因朝謁望鰲宮。
中文譯文:
窗前高樹上棲息著一群喜鵲,
記得它們明天飛往東方。
我住在遠離家鄉的地方,
身處朝廷內部,信息難以通達。
夜晚聽到宮廷官員傳遞的命令,
清晨傾聽朝會上的議論。
龍閣鳳池逐漸與我隔離,
仍因為朝拜望鰲宮而有所期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梅堯臣在宋代朝廷中的孤獨和遠離家鄉的心情。他身處于朝廷華省之中,雖然身份崇高,但卻感受到與外界的隔閡和信息的不暢通。作者通過描繪窗前高樹上棲息的喜鵲,表達了對明天的期待和對遠方的向往。他在朝廷中度過夜晚,聽到相府傳遞的命令,清晨則聆聽都堂上的議論,這展現了他作為一名官員的日常生活。然而,龍閣和鳳池逐漸將他與外界隔離開來,使他感到孤獨和疏離。最后兩句提到他依然期待著朝拜望鰲宮的機會,顯示了他對朝廷的忠誠和對更高地位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示了作者身居朝廷的心境和對家鄉的思念。它表達了一種士人在官場中的苦悶和追求的愿望,同時也抒發了對遠方的向往和對更高地位的渴望。通過自然景物和官職生活的對比,詩中呈現了一種內心的矛盾和無奈感,給讀者留下了深思。
“猶因朝謁望鰲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o yì jiāng bì hé yǔ yù
較藝將畢和禹玉
chuāng qián gāo shù yǒu qī què, jì qǔ míng cháo fēi xiàng dōng.
窗前高樹有棲鵲,記取明朝飛向東。
jiā bù wàng chūn mén wài zhù, shēn jū huá shěng xìn nán tōng.
家布望春門外住,身居華省信難通。
yè wén xiāng fǔ cuī zhāng bǎng, xiǎo tīng dōu táng yì zòu zhōng.
夜聞相府催張牓,曉聽都堂議奏中。
lóng gé fèng chí rén jiàn gé, yóu yīn cháo yè wàng áo gōng.
龍閣鳳池人漸隔,猶因朝謁望鰲宮。
“猶因朝謁望鰲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