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智曷論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愚智曷論哉”全詩
寧答厚地力,歲久為朽灰。
昂藏儒家子,五十殞蒿萊。
空負執卷勤,明月不頷顋。
一芥祿未及,九泉無復開。
人世有若此,愚智曷論哉。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傷何皆秀才》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傷何皆秀才》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高的山木,干枯而不中用。
寧愿選擇厚實的土地之力,歲月久了也變成朽灰。
埋藏著儒家學子,五十位學者都已離世。
白白浪費執著于讀書的辛勤努力,明亮的月光也無法照亮他們的額頭。
他們的一份微薄報酬未能得到,死后連九泉也無法再開啟。
人世間若有這樣的命運,愚蠢與智慧有何可辨。
詩意:
《傷何皆秀才》描繪了宋代時期文人士子的悲苦命運。詩中描述了高山上的木材,干枯無用,象征了才華橫溢但卻無法得到重用的文人。相比于他們的才華,他們寧愿選擇務實的土地勞作,但最終也只是成為了朽灰。詩人感嘆五十位儒家學者都已去世,他們辛勤的讀書之路白白浪費,就連明亮的月光也無法照亮他們的前程。他們辛苦卻未得到應有的回報,在死后也無法再得到絲毫補償。詩人對這種現象感到痛心,并思考了人世間的愚蠢與智慧的問題。
賞析:
該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宋代文人的悲愴命運,通過對比高山木材和儒家學子的命運,表達了對文人才華被埋沒的痛心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作者運用對比手法,將高山木材和儒家學子的命運進行對照,強調了文人的才華被埋沒的無奈和不公。詩中的"一芥祿未及,九泉無復開"一句,意味著文人在生前無法得到應有的賞識和報酬,而死后也無法得到絲毫安慰,表達了對悲劇命運的深刻思考和無奈感嘆。整首詩意味深長,通過對文人命運的描繪,引發人們對社會公平和人生意義的反思。
“愚智曷論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g hé jiē xiù cái
傷何皆秀才
gāo gāo kōng shān mù, kū sǐ bù zhōng cái.
高高空山木,枯死不中材。
níng dá hòu dì lì, suì jiǔ wèi xiǔ huī.
寧答厚地力,歲久為朽灰。
áng cáng rú jiā zǐ, wǔ shí yǔn hāo lái.
昂藏儒家子,五十殞蒿萊。
kōng fù zhí juǎn qín, míng yuè bù hàn sāi.
空負執卷勤,明月不頷顋。
yī jiè lù wèi jí, jiǔ quán wú fù kāi.
一芥祿未及,九泉無復開。
rén shì yǒu ruò cǐ, yú zhì hé lùn zāi.
人世有若此,愚智曷論哉。
“愚智曷論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