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聲處處雜鳴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蟬聲處處雜鳴騶”全詩
仲華遇主年猶少,公瑾論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蟬聲處處雜鳴騶。
千里相思如可見,淮南木落早驚秋。
分類:
作者簡介(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送崔使君赴壽州(一作劉長卿詩)》皇甫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崔使君赴壽州(一作劉長卿詩)》是皇甫冉創作的一首詩,描寫了送別崔使君前往壽州的場景。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解析和賞析:
譯文:
列郡專城分國憂,
彤幨皂蓋古諸侯。
仲華遇主年猶少,
公瑾論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
蟬聲處處雜鳴騶。
千里相思如可見,
淮南木落早驚秋。
詩意解析:
這首詩是皇甫冉寫給崔使君的送別詩,雖然詩中提到了劉長卿,但實際上是表明了詩的作者是皇甫冉。詩中以古代官吏的儀仗來形容崔使君高貴的身份,顯示了崔使君的重要性和他在壽州的責任。
第一句“列郡專城分國憂”意思是列舉郡縣和守城的職務可以排除危難憂憂蒼生。這里可以看出崔使君擔任了重要的職責,他的離開可能會給當地帶來困擾。
第二句“彤幨皂蓋古諸侯”意思是紅色的龍袍和黑色的長幡是古代諸侯國的象征,這里借指崔使君的崇高地位和光榮身份,顯示了他的追求和進取心。
接下來的兩句“仲華遇主年猶少,公瑾論兵位已酬”是對崔使君個人特點的描述。仲華是崔使君的字,這里說他在遇到主席時,年紀還很年輕,但已經顯示出了才華。而“公瑾”是指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周瑜,他在游戲中表現出了出眾的軍事才能。這里用周瑜來比喻崔使君已經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得到了相應的榮譽和地位。
下一句“草色青青宜建隼”意思是綠草如茵,適合建造鷂子(一種獵鷹),這里借指詩中的人物應該有像鷹一樣的追求和銳利的眼光,這樣才能在事業中獲得成功。
接下來的一句“蟬聲處處雜鳴騶”描繪了蟬鳴聲四處都在雜叫,這里借指崔使君的離別給整個地區帶來的不安和悲傷。
最后兩句“千里相思如可見,淮南木落早驚秋”表達了離散的思念之情和季節的變化。作者通過千里方寸之間的思念,揭示了情深意切之情。崔使君的離去好比年輕的秋天過得太快,時間的流逝使得人們感慨萬分,深受打動。同時,“木落”也暗示著冷落,預示著別離后可能會面臨的寂寥和孤獨。
賞析:
這首詩通過景物描寫和比喻手法將崔使君的離去與自然景觀相結合,展示了作者對崔使君的感慨和思念之情。整首詩寫景描寫細膩,抒發情感深沉,通過細膩的筆觸、鮮明的對比以及比喻手法,打動了讀者的心靈。作者通過寄托于大自然的景物,表達了對別離和時光流逝的無盡思念和感慨,使詩歌散發出深邃的意境和情感。
“蟬聲處處雜鳴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uī shǐ jūn fù shòu zhōu yī zuò liú zhǎng qīng shī
送崔使君赴壽州(一作劉長卿詩)
liè jùn zhuān chéng fēn guó yōu, tóng chān zào gài gǔ zhū hóu.
列郡專城分國憂,彤幨皂蓋古諸侯。
zhòng huá yù zhǔ nián yóu shǎo,
仲華遇主年猶少,
gōng jǐn lùn bīng wèi yǐ chóu.
公瑾論兵位已酬。
cǎo sè qīng qīng yí jiàn sǔn, chán shēng chǔ chù zá míng zōu.
草色青青宜建隼,蟬聲處處雜鳴騶。
qiān lǐ xiāng sī rú kě jiàn, huái nán mù luò zǎo jīng qiū.
千里相思如可見,淮南木落早驚秋。
“蟬聲處處雜鳴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