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賜亦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群臣賜亦叨”全詩
寢廟此先薦,離宮將以遨。
既同羞俎實,且異獻溪毛。
露顆明朝日,朱光逼赭袍。
戴經傳自久,漢令著方高。
天子從茲食,群臣賜亦叨。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聞學士院試含桃薦寢廟詩擬作》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學士院試含桃薦寢廟詩擬作》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交交鳴谷鳥,
粲粲熟荊桃。
寢廟此先薦,
離宮將以遨。
既同羞俎實,
且異獻溪毛。
露顆明朝日,
朱光逼赭袍。
戴經傳自久,
漢令著方高。
天子從茲食,
群臣賜亦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富有生機和美好景象的圖景。鳥兒在山谷中歡快地鳴叫,熟透的荊桃閃耀著光彩。這些桃子被首先奉獻到寢廟,接下來將會被送到離宮供天子享用。這些桃子既同樣普通人所食用的食物,又是特別奉獻給皇室的美味。在明朝的陽光下,桃子散發出明亮的光芒,如同紅色的光輝逼近著皇帝的赭色衣袍。這些桃子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它們的美味,還象征著傳承自古代的經典和傳統,是帝王的御用佳肴。天子從此品嘗這些桃子,群臣們也受賜品嘗其中的美味。
賞析:
這首詩以生動的描寫展示了一幅美好的景象,通過桃子的象征意義,表達了對傳統和經典的尊重以及對皇權的贊美。詩中的交交鳴谷鳥和粲粲熟荊桃形象鮮明,給人以生動的感覺。詩人以桃子的獻上和天子的享用,表達了對帝王權威的崇敬和臣民對天子的忠誠。詩中還提到戴經傳自久,漢令著方高,這顯示了作者對傳統經典的重視和對帝王權威的認同。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飽滿的意象,展示了皇權與傳統的榮耀。
這首詩是典型的宋代宮廷文學作品,展示了當時士人對皇權的推崇和對傳統文化的追求。通過描述寢廟中的桃子奉獻和皇帝的品嘗,詩人向讀者展示了皇權的威嚴和壯麗,以及傳統經典的價值和榮光。整首詩流暢且意境明確,透過對桃子的描寫,將讀者帶入到一個美好的場景中,感受到皇權的莊嚴和傳統文化的厚重。
“群臣賜亦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xué shì yuàn shì hán táo jiàn qǐn miào shī nǐ zuò
聞學士院試含桃薦寢廟詩擬作
jiāo jiāo míng gǔ niǎo, càn càn shú jīng táo.
交交鳴谷鳥,粲粲熟荊桃。
qǐn miào cǐ xiān jiàn, lí gōng jiāng yǐ áo.
寢廟此先薦,離宮將以遨。
jì tóng xiū zǔ shí, qiě yì xiàn xī máo.
既同羞俎實,且異獻溪毛。
lù kē míng cháo rì, zhū guāng bī zhě páo.
露顆明朝日,朱光逼赭袍。
dài jīng zhuàn zì jiǔ, hàn lìng zhe fāng gāo.
戴經傳自久,漢令著方高。
tiān zǐ cóng zī shí, qún chén cì yì dāo.
天子從茲食,群臣賜亦叨。
“群臣賜亦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