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園猶許悮相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名園猶許悮相隨”全詩
細籠芳草踏青後,欲打梨花寒食時。
美景已嗟空過盡,名園猶許悮相隨。
錦鞍切莫九衢去,拍拍一如鵝鴨池。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次韻和永叔雨中寄原甫舍人》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永叔雨中寄原甫舍人》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巢穴的燕子還未歸來,
高檐下整日雨不停。
細雨灑在芳草上,
想打梨花的時候已是寒食。
美景已經悄然逝去,
名園仍然讓人感到遺憾。
不要駕著華麗的馬車去九衢,
拍拍手,像鵝鴨池一樣簡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雨中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美景消失的感慨,并表達了對紛繁世事的淡然態度。
首句描述了春季燕子還未歸巢的情景,暗示了春天的美景已經稍縱即逝。
接著,詩人描述了一個高檐下不停雨的場景,傳達了一種郁郁蔥蔥的春天被雨水打散的凄涼感。
第三句提到了細雨灑在芳草上,映襯出雨后的清新景色,但同時也提到了寒食時節,暗示著寒冷和離別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對美景逝去和名園荒蕪的感慨,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無奈和對人事變遷的思索。
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一種淡泊名利的心態,提醒人們不要追逐虛榮和繁華,而是要像拍鵝鴨池一樣簡單和自在。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雨中景色和寓意含蓄的語言,表達了對美景流逝和時光消逝的感慨,同時呼喚人們要以淡泊的心態面對世事,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簡單的快樂。
“名園猶許悮相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yǒng shū yǔ zhōng jì yuán fǔ shè rén
次韻和永叔雨中寄原甫舍人
lài dé chūn cháo yàn wèi guī, gāo yán zhōng rì yǔ shuāi shuāi.
賴得春巢燕未歸,高檐終日雨衰衰。
xì lóng fāng cǎo tà qīng hòu, yù dǎ lí huā hán shí shí.
細籠芳草踏青後,欲打梨花寒食時。
měi jǐng yǐ jiē kōng guò jǐn, míng yuán yóu xǔ wù xiāng suí.
美景已嗟空過盡,名園猶許悮相隨。
jǐn ān qiè mò jiǔ qú qù, pāi pāi yī rú é yā chí.
錦鞍切莫九衢去,拍拍一如鵝鴨池。
“名園猶許悮相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