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腸如焚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腸如焚煎”全詩
愛玩白玉玦,墜地不復全。
收拾見顏色,瑩澈猶自妍。
鳳皇生九雛,一卵破易捐。
況多令男子,拭淚慰目前。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勉裴如晦》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勉裴如晦》是一首宋代梅堯臣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裴侯失去了嬰兒,心情痛苦得如同黑暗一般。他愛玩白玉玦,結果它掉在地上摔碎了,無法再完整。收拾起來仍能看到它曾經的顏色,清澈明亮依然美麗。鳳凰生出九只雛鳥,但其中一只卵破損了也會被拋棄。何況對于那些多情的男子來說,擦去眼淚慰藉自己的現狀。
詩意:
這首詩詞以裴侯失去嬰兒的遭遇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無常和不可預測性的思考。裴侯心情痛苦,感嘆自己的心腸如焚煎。他愛玩的白玉玦摔碎了,象征著美好事物的破碎和無法回復的損失。然而,即使受損,玦子的顏色仍然閃爍動人,這種堅韌和美麗表達了人們在困境中仍然能保持希望和堅強的品質。接著,作者以鳳凰生九雛的傳說為比喻,暗示人們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落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可以超越和克服的。最后,作者提到了男子拭去眼淚慰藉自己的現狀,表達了對于面對困境的人們的鼓勵和勸告。
賞析:
《勉裴如晦》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挫折,同時也傳遞了積極的向前看的態度。裴侯失去嬰兒的悲痛和對美好事物破碎的描繪,以及對鳳凰傳說的引用,都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困境中的人們的關懷。詩中畫面感強烈,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如白玉玦的摔碎和仍然閃爍的顏色,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受。整首詩以一種慰藉和鼓勵的口吻結束,表達了作者對于面對困境的人們的理解和希望。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人生的起伏,啟示了人們在面對挫折時要堅強、積極面對,保持希望和樂觀的態度。
“心腸如焚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iǎn péi rú huì
勉裴如晦
péi hóu shī yīng ér, xīn cháng rú fén jiān.
裴侯失嬰兒,心腸如焚煎。
ài wán bái yù jué, zhuì dì bù fù quán.
愛玩白玉玦,墜地不復全。
shōu shí jiàn yán sè, yíng chè yóu zì yán.
收拾見顏色,瑩澈猶自妍。
fèng huáng shēng jiǔ chú, yī luǎn pò yì juān.
鳳皇生九雛,一卵破易捐。
kuàng duō lìng nán zǐ, shì lèi wèi mù qián.
況多令男子,拭淚慰目前。
“心腸如焚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