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愧祿仕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愧祿仕遲”全詩
堅銳不可恃,屢北還自疲。
胸中多奇秘,既衂何所為。
東走滄海上,夏果采荔枝。
奉親樂無涯,豈愧祿仕遲。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施縡秀才下第》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施縡秀才下第》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曾經在戰場上經歷過艱難歲月,如今卻輕松地享受著兒童們的歡樂。你的勇猛無法依賴,多次北征后你自己也感到疲憊。你心中懷有許多奇妙的秘密,但卻無從施展。如今你東行穿越茫茫大海,去采摘夏天的荔枝。你忠于家庭,享受無盡的樂趣,難道你會因為晚入仕途而感到愧疚嗎?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秀才在考取功名之前的境遇。詩人通過對施縡秀才的描述,表達了對他過去戰斗經歷的敬佩,同時也表達了對他未來前途的祝福和鼓勵。詩人認為,即使施縡秀才晚入仕途,但他忠于家庭、享受生活的態度是值得稱贊的。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施縡秀才的形象和他的人生態度。詩人通過對施縡秀才過去戰斗經歷的提及,突出了他的勇猛和堅韌不拔的品質。然而,詩人也指出了施縡秀才的困境,他的勇猛無法在平時生活中得到充分發揮。詩人通過描述施縡秀才東行采摘荔枝的情景,表達了對他未來的祝福和期望。詩人認為,施縡秀才雖然晚入仕途,但他忠于家庭、享受生活的態度是值得稱贊的,他并不應該因此感到愧疚。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施縡秀才的描繪,展現了他的過去和未來,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祝福,同時也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豈愧祿仕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ī zài xiù cái xià dì
送施縡秀才下第
jūn cháng lǎo yú dí, qīng bǐ qún ér xī.
君嘗老於敵,輕彼群兒嬉。
jiān ruì bù kě shì, lǚ běi hái zì pí.
堅銳不可恃,屢北還自疲。
xiōng zhōng duō qí mì, jì niù hé suǒ wéi.
胸中多奇秘,既衂何所為。
dōng zǒu cāng hǎi shàng, xià guǒ cǎi lì zhī.
東走滄海上,夏果采荔枝。
fèng qīn lè wú yá, qǐ kuì lù shì chí.
奉親樂無涯,豈愧祿仕遲。
“豈愧祿仕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