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沾野寺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休沾野寺塵”全詩
欲知問館處,要識舊溪春。
旋灑銅缾水,休沾野寺塵。
吳門逢隱者,必是漢名臣。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志來上人往姑蘇謁元曹》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志來上人往姑蘇謁元曹》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折取東橋柳,青青向故人。
欲知問館處,要識舊溪春。
旋灑銅缾水,休沾野寺塵。
吳門逢隱者,必是漢名臣。
詩意: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送別志來上人前往姑蘇謁見元曹的作品。詩人折取了東橋上的垂柳,將它們青青地送給了遠行的故人。詩人表達了對故人的思念之情,并希望故人能夠了解他的去處,認識他曾經生活過的舊時溪春。詩人還提到了灑下銅缾中的水,意味著要洗去野寺的塵埃,以示對故人的尊重。最后,詩人表示在吳門(指蘇州)遇到的隱者必然是有著漢朝名臣風范的人物。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故人的深情厚意。通過折取柳枝、灑水等細節描寫,詩人展現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故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舊溪春”和“野寺塵”等意象,使人感受到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最后兩句則展示了詩人對吳門隱士的景仰和對歷史名臣的向往。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梅堯臣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休沾野寺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ì lái shàng rén wǎng gū sū yè yuán cáo
送志來上人往姑蘇謁元曹
zhé qǔ dōng qiáo liǔ, qīng qīng xiàng gù rén.
折取東橋柳,青青向故人。
yù zhī wèn guǎn chù, yào shí jiù xī chūn.
欲知問館處,要識舊溪春。
xuán sǎ tóng píng shuǐ, xiū zhān yě sì chén.
旋灑銅缾水,休沾野寺塵。
wú mén féng yǐn zhě, bì shì hàn míng chén.
吳門逢隱者,必是漢名臣。
“休沾野寺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