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懷沙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楚人懷沙死”全詩
網登肥且美,糟漬奉庖廚。
昔聞漁父賢,嘗勉楚人餔。
楚人懷沙死,葬腹千歲余。
今茲有遺意,敢共杯盤疏。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糟淮鲌》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糟淮鲌》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潭縮淺瀨,空潭多鲌魚。
在寒冷的潭水中,水流淺縮,而空潭中卻有很多鲌魚。
網登肥且美,糟漬奉庖廚。
捕捉上來的鲌魚肥美而美味,被腌制后供奉給宮廷廚房。
昔聞漁父賢,嘗勉楚人餔。
從前聽說漁父很聰明,曾經鼓勵楚國的人們充實飯食。
楚人懷沙死,葬腹千歲余。
楚國的人們對漁父的智慧感到敬佩,即使他去世,他的智慧仍然流傳了千余年。
今茲有遺意,敢共杯盤疏。
如今,我懷著對漁父的敬意,敢與他共享美酒佳肴。
這首詩詞以描寫寒潭中的鲌魚為主線,通過漁父的故事表達了對智慧和傳統的敬仰之情。詩人通過寒潭中的鲌魚和漁父的形象,抒發了對傳統智慧的贊美和對歷史文化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漁父的敬仰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
“楚人懷沙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āo huái bà
糟淮鲌
hán tán suō qiǎn lài, kōng tán duō bà yú.
寒潭縮淺瀨,空潭多鲌魚。
wǎng dēng féi qiě měi, zāo zì fèng páo chú.
網登肥且美,糟漬奉庖廚。
xī wén yú fù xián, cháng miǎn chǔ rén bù.
昔聞漁父賢,嘗勉楚人餔。
chǔ rén huái shā sǐ, zàng fù qiān suì yú.
楚人懷沙死,葬腹千歲余。
jīn zī yǒu yí yì, gǎn gòng bēi pán shū.
今茲有遺意,敢共杯盤疏。
“楚人懷沙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