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有輝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使者有輝光”全詩
猿聲比廬霍,水色勝瀟湘。
驛樹收殘雨,漁家帶夕陽。
何須愁旅泊,使者有輝光。
分類:
作者簡介(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送康判官往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劉長卿詩)》皇甫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康判官往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劉長卿詩)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長。
猿聲比廬霍,水色勝瀟湘。
驛樹收殘雨,漁家帶夕陽。
何須愁旅泊,使者有輝光。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不去新安,不知江路有多長。
猿聲比得上廬山和霍山,水色勝過瀟湘。
驛站的樹木收起了殘雨,漁家帶著夕陽。
何須擔心旅途的停泊,使者身上有輝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皇甫冉所作,有時也被誤傳為劉長卿的作品。詩人以送康判官往新安為背景,描繪了江路的美景和旅途的愉悅。
詩的前兩句“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長。”表達了詩人不去新安的遺憾之情,同時也暗示了江路的漫長。接下來的兩句“猿聲比廬霍,水色勝瀟湘。”通過對比,詩人將江路的美景與廬山、霍山、瀟湘等名勝相提并論,強調了江路的壯麗和美麗。
接著的兩句“驛樹收殘雨,漁家帶夕陽。”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色,驛站的樹木收起了殘雨,漁家帶著夕陽,給人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感覺。
最后兩句“何須愁旅泊,使者有輝光。”表達了詩人對康判官的祝福和對使者的贊美,使者身上有輝光,不必擔心旅途的停泊。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江路的美景和旅途的愉悅,表達了對康判官的祝福和對使者的贊美,展現了詩人豁達樂觀的心態。
“使者有輝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kāng pàn guān wǎng xīn ān fù dé jiāng lù xī nán yǒng yī zuò liú zhǎng qīng shī
送康判官往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劉長卿詩)
bù xiàng xīn ān qù, nǎ zhī jiāng lù cháng.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長。
yuán shēng bǐ lú huò, shuǐ sè shèng xiāo xiāng.
猿聲比廬霍,水色勝瀟湘。
yì shù shōu cán yǔ, yú jiā dài xī yáng.
驛樹收殘雨,漁家帶夕陽。
hé xū chóu lǚ pō, shǐ zhě yǒu huī guāng.
何須愁旅泊,使者有輝光。
“使者有輝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