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承平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信是承平久”全詩
坐見遠來舟,高帆忽前後。
將隨入浦風,稍度遙圻柳。
客無南北虞,信是承平久。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三京口水》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三京口水》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京口水域觀景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江頭潮正平,日照土山口。
坐見遠來舟,高帆忽前后。
將隨入浦風,稍度遙圻柳。
客無南北虞,信是承平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京口水域為背景,通過描繪江頭潮水平靜、陽光照耀土山口的景象,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詩人坐在江邊,看到遠處的船只,高高的帆篷時而出現在前方,時而出現在后方。詩人將隨著風進入浦口,稍稍駛過遙遠的圻柳。詩中提到"南北虞",指的是南方和北方的戰亂,而"承平久"則表明了這個地方已經很久沒有受到戰亂的困擾。
整首詩以簡潔而清新的語言描繪了江頭的景色,展示了作者對和平安寧的向往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和平時光的珍視和對繁榮穩定的向往。這首詩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美麗的意象,展示了宋代文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信是承平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ǐng shàng rén nán xú shí yǒng qí sān jīng kǒu shuǐ
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三京口水
jiāng tóu cháo zhèng píng, rì zhào tǔ shān kǒu.
江頭潮正平,日照土山口。
zuò jiàn yuǎn lái zhōu, gāo fān hū qián hòu.
坐見遠來舟,高帆忽前後。
jiāng suí rù pǔ fēng, shāo dù yáo qí liǔ.
將隨入浦風,稍度遙圻柳。
kè wú nán běi yú, xìn shì chéng píng jiǔ.
客無南北虞,信是承平久。
“信是承平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