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會古人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會古人心”全詩
當時千里恨,不獨看云故。
何此啟虛堂,定知吟秀句。
還會古人心,古人非特賦。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寄題時上人碧云堂》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時上人碧云堂》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望望佳人來,未來云已暮。
當時千里恨,不獨看云故。
何此啟虛堂,定知吟秀句。
還會古人心,古人非特賦。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佳人的思念之情。詩人望著佳人的到來,卻發現天色已經暮色漸濃。他回憶起過去的時光,千里之外的思念之情無法獨自消解,就像看云一樣難以預測。詩人不禁思考,為什么要打開這虛幻的堂門,必然會有吟詠出優美句子的心靈。他相信自己能夠理解古人的心情,而古人并不僅僅是寫詩賦詞而已。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佳人的思念之情和對古人心靈的共鳴。詩人通過描繪佳人的到來和天色的變暗,表達了自己對佳人的期待和思念之情。他用"當時千里恨"來形容自己對佳人的思念之深,同時也表達了無法預測的情感變化,就像看云一樣難以捉摸。詩人進一步思考,為什么要打開虛幻的堂門,他相信自己能夠吟詠出優美的句子,因為他能夠理解古人的心情,古人的創作并不僅僅是賦詩寫詞,而是表達內心真實感受的一種方式。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佳人的思念之情和對古人心靈的共鳴,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對詩歌創作的理解。同時,詩詞中的意象和比喻也增加了詩意的層次,使讀者在欣賞中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還會古人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shí shàng rén bì yún táng
寄題時上人碧云堂
wàng wàng jiā rén lái, wèi lái yún yǐ mù.
望望佳人來,未來云已暮。
dāng shí qiān lǐ hèn, bù dú kàn yún gù.
當時千里恨,不獨看云故。
hé cǐ qǐ xū táng, dìng zhī yín xiù jù.
何此啟虛堂,定知吟秀句。
hái huì gǔ rén xīn, gǔ rén fēi tè fù.
還會古人心,古人非特賦。
“還會古人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