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意與君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妾意與君意”全詩
妾意與君意,相思只自知。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擬玉臺體七首其六落日窗中坐》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玉臺體七首其六落日窗中坐》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含情獨不語,落日窗中時。
妾意與君意,相思只自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相思之情。詩中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女子,她含情脈脈地坐在窗前,默默地凝望著夕陽西下的景色。她的心思與她所思念的人的心思相通,只有她自己知道這份相思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作者通過描繪主人公坐在窗前的情景,巧妙地表達了她內心的相思之情。詩中的"含情獨不語"一句,表達了主人公內心深處的情感,她心中充滿了愛意,卻無法言語表達。"落日窗中時"一句,則通過描繪夕陽的景象,進一步烘托了主人公內心的孤寂和相思之情。最后兩句"妾意與君意,相思只自知",表達了主人公與所思念的人之間的默契與心靈相通,只有她們自己明白彼此的相思之苦。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展現了作者對于相思之情的深刻體驗。它表達了一種內心的孤獨和無奈,同時也傳遞了愛情中的默契和心靈的交流。整首詩詞給人以深情的感受,讓讀者能夠感同身受,體味到作者內心的情感世界。
“妾意與君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yù tái tǐ qī shǒu qí liù luò rì chuāng zhōng zuò
擬玉臺體七首其六落日窗中坐
hán qíng dú bù yǔ, luò rì chuāng zhōng shí.
含情獨不語,落日窗中時。
qiè yì yǔ jūn yì, xiāng sī zhǐ zì zhī.
妾意與君意,相思只自知。
“妾意與君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