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問潯陽在何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借問潯陽在何處”全詩
共知客路浮云外,暫愛僧房墜葉時。
長江九派人歸少,寒嶺千重雁度遲。
借問潯陽在何處,每看潮落一相思。
分類:
作者簡介(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招隱寺送閻判官還江州》皇甫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招隱寺送閻判官還江州》是唐代詩人皇甫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寫了與閻判官分別時的離愁別緒。
詩意:詩人皇甫冉以秋天的離別為引子,表達了自己與閻判官的分別之痛。在詩的開頭,詩人筆下的寺院向東方的林澤之間傳出了離別的哀愁。他與閻判官共同明白,彼此的道路都漂浮在浮云之上,生活在塵世之外。然而,此時他還是留戀于僧房中的墜葉時光。在第二聯,詩人表達了對江州的思念。長江九派、寒嶺四之黃、雁向新塞這些地名點明了詩人想念江州的深情。
中文譯文:
離別那逢秋氣悲,
東林更作上方期。
共知客路浮云外,
暫愛僧房墜葉時。
長江九派人歸少,
寒嶺千重雁度遲。
借問潯陽在何處,
每看潮落一相思。
賞析: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對地方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秋天的景色和自然景觀,以及地理地貌的描繪,將自己的情感轉達出來。整首詩以古樸的語言,表達了人在離別時的無奈和對故土的眷戀之情。在對離別的描寫中,詩人善于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來表達內心的情感,讓讀者感受到他對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整篇詩以寫景和感情交織,使得離別之情更加真實動人。通過詩人的描寫,讀者可以感受到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對故土的眷戀之情也在詩中得以表達。整首詩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深的感動和思索。
“借問潯陽在何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yǐn sì sòng yán pàn guān hái jiāng zhōu
招隱寺送閻判官還江州
lí bié nà féng qiū qì bēi, dōng lín gèng zuò shàng fāng qī.
離別那逢秋氣悲,東林更作上方期。
gòng zhī kè lù fú yún wài,
共知客路浮云外,
zàn ài sēng fáng zhuì yè shí.
暫愛僧房墜葉時。
cháng jiāng jiǔ pài rén guī shǎo, hán lǐng qiān zhòng yàn dù chí.
長江九派人歸少,寒嶺千重雁度遲。
jiè wèn xún yáng zài hé chǔ, měi kàn cháo luò yī xiāng sī.
借問潯陽在何處,每看潮落一相思。
“借問潯陽在何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