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奈興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朝奈興何”全詩
沙草緣堤沒,楊花拂水多。
驚鷗不知遠,候雁幾聞過。
欲問耶溪轉,今朝奈興何。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舟中遇雪》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舟中遇雪》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曉風鳴大澤,
春雪下長河。
沙草緣堤沒,
楊花拂水多。
驚鷗不知遠,
候雁幾聞過。
欲問耶溪轉,
今朝奈興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舟中遇到雪的情景。清晨的微風吹過大澤,春雪紛紛揚揚地落在長河上。河岸邊的沙草被雪覆蓋,水面上的楊花也多了許多。驚飛的海鷗不知道遠方的消息,等待遷徙的候鳥也只聽到幾聲呼喚。作者想詢問耶溪的轉變,但在今天的早晨,他的心情卻無法得到滿足。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冬日清晨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曉風、大澤、長河、沙草、楊花等形象生動地展現了雪后的寧靜和美麗。作者通過描寫驚鷗和候雁,表達了對自然界中生命的關注和思考。最后兩句詩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生活和命運的疑問和困惑。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今朝奈興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zhōng yù xuě
舟中遇雪
xiǎo fēng míng dà zé, chūn xuě xià cháng hé.
曉風鳴大澤,春雪下長河。
shā cǎo yuán dī méi, yáng huā fú shuǐ duō.
沙草緣堤沒,楊花拂水多。
jīng ōu bù zhī yuǎn, hòu yàn jǐ wén guò.
驚鷗不知遠,候雁幾聞過。
yù wèn yé xī zhuǎn, jīn zhāo nài xìng hé.
欲問耶溪轉,今朝奈興何。
“今朝奈興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