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愛鮑參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愛鮑參軍”全詩
淺石長蒲茸,朝煙暖巖樹。
舍舟當禪扉,踏蘚污野屨。
誰愛鮑參軍,登臨多秀句。
分類: 春游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和潘叔治早春游何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潘叔治早春游何山》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泛泛寒溪流,縈紆向山去。
在這早春的時節,寒冷的溪水泛濫,蜿蜒流向山間。
這句描繪了早春時節山間的景色,寒溪流淌,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淺石長蒲茸,朝煙暖巖樹。
淺淺的石頭上長滿了柔軟的蒲草,朝陽的煙霧溫暖了巖石上的樹木。
這句描繪了山間的景色,石頭上長滿了柔軟的蒲草,朝陽的煙霧給樹木帶來了溫暖。
舍舟當禪扉,踏蘚污野屨。
舍棄船只,當作禪修的門扉,踏著青苔踩臟了野外的鞋子。
這句表達了詩人舍棄塵世的紛擾,以禪修為門徑,踏著青苔踩臟了野外的鞋子,意味著他已經脫離了塵世的束縛。
誰愛鮑參軍,登臨多秀句。
詩人問道,誰會喜歡鮑參軍這樣的人,登臨山巔,寫下許多優美的句子。
這句表達了詩人對于鮑參軍這樣的人的贊美,他認為鮑參軍登臨山巔,寫下了許多優美的句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早春山間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于禪修和追求清凈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于禪修和文學創作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于內心世界的追求和表達。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簡練,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受。
“誰愛鮑參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ān shū zhì zǎo chūn yóu hé shān
和潘叔治早春游何山
fàn fàn hán xī liú, yíng yū xiàng shān qù.
泛泛寒溪流,縈紆向山去。
qiǎn shí zhǎng pú rōng, cháo yān nuǎn yán shù.
淺石長蒲茸,朝煙暖巖樹。
shě zhōu dāng chán fēi, tà xiǎn wū yě jù.
舍舟當禪扉,踏蘚污野屨。
shuí ài bào cān jūn, dēng lín duō xiù jù.
誰愛鮑參軍,登臨多秀句。
“誰愛鮑參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