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翼煙際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矯翼煙際還”全詩
不與鴈鶩競,風標亦自閑。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和資政侍郎湖亭雜詠絕句十首·汀鷺》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資政侍郎湖亭雜詠絕句十首·汀鷺》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食魚日已晚,矯翼煙際還。
不與鴈鶩競,風標亦自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湖亭上的景象,主題是汀鷺(一種水鳥)。詩人觀察到汀鷺在傍晚時分飛翔,它們在湖面上覓食,但是日落已近,它們開始展翅飛回遠處的煙霧中。與其他的水鳥如鴻雁和鷸鷺不同,汀鷺并不與它們競爭食物,也不受風向的影響,它們自由自在地翱翔于湖面之上。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汀鷺的行為和特點,表達了自由自在、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人以汀鷺為象征,借以抒發自己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向往。汀鷺在傍晚時分飛翔,展翅飛回煙霧中,給人一種恬靜、自由的感覺。詩人通過對汀鷺的觀察,表達了自己對繁忙喧囂世界的厭倦,渴望遠離塵囂,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汀鷺的形象和行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自由、寧靜和超然境界的追求。這種追求與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態度和審美情趣相契合,也反映了當時社會中一種追求自由自在、超脫塵世的思潮。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梅堯臣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的敏感洞察力。
“矯翼煙際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ī zhèng shì láng hú tíng zá yǒng jué jù shí shǒu tīng lù
和資政侍郎湖亭雜詠絕句十首·汀鷺
shí yú rì yǐ wǎn, jiǎo yì yān jì hái.
食魚日已晚,矯翼煙際還。
bù yǔ yàn wù jìng, fēng biāo yì zì xián.
不與鴈鶩競,風標亦自閑。
“矯翼煙際還”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