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篋有古書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篋有古書歸”全詩
囊無一錢用,篋有古書歸。
羸駟嘶寒草,荒城背落暉。
莫嫌牛馬隔,走別八行稀。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王公慥東歸》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王公慥東歸》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色上東陌,秋槐葉亂飛。
在行走的路上,我經過東邊的大街,秋天的槐樹葉子紛紛揚揚地飛舞。
囊無一錢用,篋有古書歸。
我的錢袋里一文不名,但我的箱子里卻裝滿了古書,準備帶回家。
羸駟嘶寒草,荒城背落暉。
瘦弱的馬兒在寒冷的草地上嘶鳴,荒涼的城市背對著夕陽的余暉。
莫嫌牛馬隔,走別八行稀。
不要嫌棄牛馬相隔遙遠,離別的時刻總是少見。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行旅中的景色和情感,表達了作者對貧困生活的堅持和對知識的追求。詩中的行色上東陌、秋槐葉亂飛等描繪了行旅途中的景色,給人一種寂寥和凄涼的感覺。囊無一錢用、篋有古書歸則表達了作者貧困的現狀,但他并不因此而放棄,而是堅持帶著自己的寶貴財富——古書回家。羸駟嘶寒草、荒城背落暉則進一步強調了作者所處環境的荒涼和寒冷。最后兩句莫嫌牛馬隔,走別八行稀則表達了離別之時的珍貴和稀少。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知識的珍視。盡管生活貧困,但作者并沒有放棄追求知識的決心,而是將寶貴的古書視為自己最大的財富。整首詩詞給人一種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感覺,讓人對生活的堅持和對知識的追求產生共鳴。
“篋有古書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áng gōng zào dōng guī
王公慥東歸
xíng sè shàng dōng mò, qiū huái yè luàn fēi.
行色上東陌,秋槐葉亂飛。
náng wú yī qián yòng, qiè yǒu gǔ shū guī.
囊無一錢用,篋有古書歸。
léi sì sī hán cǎo, huāng chéng bèi luò huī.
羸駟嘶寒草,荒城背落暉。
mò xián niú mǎ gé, zǒu bié bā háng xī.
莫嫌牛馬隔,走別八行稀。
“篋有古書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