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淮一日兩回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淮一日兩回潮”全詩
莫怪山前深復淺,清淮一日兩回潮。
作者簡介(劉方平)

劉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陽人。匈奴族。天寶前期曾應進士試,又欲從軍 ,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武為詩友,為薪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思,思想內容較貧弱,但藝術性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蘊無窮。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送別》劉方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別》是唐代詩人劉方平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華亭的美景為背景,描繪了離別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遺憾之情。
詩中描繪了華亭的美景,寫道“華亭霽色滿今朝”,表現了清晨時分的美麗景色。接著描述了云中的船帆,去向遙遠的地方,“云里檣竿去轉遙”,表達了被送離者離去的遠方。
接下來的兩句詩“莫怪山前深復淺,清淮一日兩回潮”,表達了作者對離別時的內心波動。莫怪山前的景物時深時淺,這反映了離別時的矛盾心情,內心不禁波瀾起伏。清淮的潮水一日兩次漲落,象征了時間的流動,暗示了離別的不可阻擋。
整首詩以華亭為背景,通過描繪美景和運用寓意的手法,表達了離別的情感。詩詞略帶傷感,寄托著對離別的不舍之情,表達了人生離別不可避免的現實。
中文譯文:
離送別出行,向遠方駛去的船只在云中畫出遠方的輪廓。無需怪罪前方的山景時而深時淺,清淮河的潮汐則一天兩次漲落。
詩意和賞析:
《送別》描繪了離別的情景,通過華亭的美景和船在云中航行的意象,刻畫了離別的遠方和別離時的內心波動。詩中的山景和潮汐以及時間的流動象征了離別的無法阻擋和時間的無情流逝。整首詩寫意深遠,既有對離別的傷感,又展現了人生不可避免的別離和時光的流轉。
“清淮一日兩回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bié
送別
huá tíng jì sè mǎn jīn zhāo, yún lǐ qiáng gān qù zhuǎn yáo.
華亭霽色滿今朝,云里檣竿去轉遙。
mò guài shān qián shēn fù qiǎn, qīng huái yī rì liǎng huí cháo.
莫怪山前深復淺,清淮一日兩回潮。
“清淮一日兩回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