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酒去拘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酌酒去拘忌”全詩
前時君來都,欣喜乃一至。
亦既勤我懷,酌酒去拘忌。
自從離洛陽,此會無三四。
謝尹最賢豪,已嗟存沒異。
因酬馬上篇,遂寫相逢意。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和應之還邑道中見寄》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應之還邑道中見寄》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向老思舊交,欲見恨無翅。
前時君來都,欣喜乃一至。
亦既勤我懷,酌酒去拘忌。
自從離洛陽,此會無三四。
謝尹最賢豪,已嗟存沒異。
因酬馬上篇,遂寫相逢意。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老友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夠再次相見,但卻感到無奈。詩人回憶起以前朋友來訪的時候,自己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也曾盡力款待朋友,不拘泥于繁瑣的禮節。自從離開洛陽以后,再次相聚的機會已經不多了。詩人感嘆謝尹這位賢豪的才華,同時也感嘆人生的變遷。最后,詩人以此詩回應了馬上篇的詩作,表達了相逢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回憶過去的相聚和對未來的期待,展現了對友情的真摯感受。詩中的洛陽象征著友人的所在地,離開洛陽后再次相聚的機會變得渺茫,增加了詩人的思念之情。最后,詩人以此詩回應了馬上篇的詩作,表達了相逢的心情,進一步強調了友誼的重要性。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友情的珍視,給人以溫暖和共鳴的感覺。
“酌酒去拘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īng zhī hái yì dào zhōng jiàn jì
和應之還邑道中見寄
xiàng lǎo sī jiù jiāo, yù jiàn hèn wú chì.
向老思舊交,欲見恨無翅。
qián shí jūn lái dōu, xīn xǐ nǎi yī zhì.
前時君來都,欣喜乃一至。
yì jì qín wǒ huái, zhuó jiǔ qù jū jì.
亦既勤我懷,酌酒去拘忌。
zì cóng lí luò yáng, cǐ huì wú sān sì.
自從離洛陽,此會無三四。
xiè yǐn zuì xián háo, yǐ jiē cún méi yì.
謝尹最賢豪,已嗟存沒異。
yīn chóu mǎ shàng piān, suì xiě xiāng féng yì.
因酬馬上篇,遂寫相逢意。
“酌酒去拘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