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莫久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到家莫久留”全詩
水風來何急,吹裂游子衣。
到家莫久留,速書赴禮闈。
大對必有蘊,時哉無闊稀。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陳太祝歸河陽》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陳太祝歸河陽》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羸馬度關去,夜向河橋歸。
水風來何急,吹裂游子衣。
到家莫久留,速書赴禮闈。
大對必有蘊,時哉無闊稀。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陳太祝歸河陽的情景。詩人描述了陳太祝騎著瘦弱的馬匹離開關口,夜晚返回河橋的場景。水風吹來,迫使游子的衣衫破裂。詩人告誡陳太祝不要在家中久留,要迅速寫信赴禮闈(指參加科舉考試的地方)。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陳太祝前程必有成就的期望,同時也表達了時光流轉,機遇不會常有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表達了對陳太祝的送別和祝福。詩人運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離別的情感與游子的歸鄉之路相結合,展現了離別時的深情和期望。詩中的水風和游子衣裳的描寫,增添了詩詞的情感色彩和畫面感。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陳太祝前程的期待,同時也提醒人們珍惜時光和機遇的珍貴。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示。
“到家莫久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én tài zhù guī hé yáng
送陳太祝歸河陽
léi mǎ dù guān qù, yè xiàng hé qiáo guī.
羸馬度關去,夜向河橋歸。
shuǐ fēng lái hé jí, chuī liè yóu zǐ yī.
水風來何急,吹裂游子衣。
dào jiā mò jiǔ liú, sù shū fù lǐ wéi.
到家莫久留,速書赴禮闈。
dà duì bì yǒu yùn, shí zāi wú kuò xī.
大對必有蘊,時哉無闊稀。
“到家莫久留”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