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下換船潮涌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驛下換船潮涌日”全詩
神馳白馬靈光近,祝奉玄牲禮秩崇。
驛下換船潮涌日,廟前沉璧水回風。
重煩使者徼多福,南國無疵黍稌豐。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送祠江瀆使者》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祠江瀆使者》是明代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祠江瀆使者的場景,表達了對使者的祝福和對南國豐收的美好祈愿。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源發岷峨萬里通,
函香迢遞問齋宮。
神馳白馬靈光近,
祝奉玄牲禮秩崇。
驛下換船潮涌日,
廟前沉璧水回風。
重煩使者徼多福,
南國無疵黍稌豐。
詩詞的意境描繪了祠江瀆使者從源頭發出,穿越岷峨山脈,行程萬里,最終到達目的地。函香迢遞,代表著祭祀的莊嚴和神圣。白馬靈光近,形容使者的馬匹神速而靈動。祝奉玄牲禮秩崇,表達了對祭祀儀式的重視和敬意。
驛下換船潮涌日,廟前沉璧水回風,描繪了使者在渡江時,潮水涌動,船只更替,水面上波瀾壯闊的景象。廟前的沉璧水回風,形容廟宇前的水面波紋回旋,風吹水動,景色宜人。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使者的祝福,希望他能夠得到福祉。南國無疵黍稌豐,表示南方的農作物豐收無疵,寓意著國家繁榮昌盛。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使者的旅途和祭祀儀式的莊嚴,表達了對使者的贊美和對南國豐收的美好祈愿,展現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社會安寧繁榮的向往。
“驛下換船潮涌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í jiāng dú shǐ zhě
送祠江瀆使者
yuán fā mín é wàn lǐ tōng, hán xiāng tiáo dì wèn zhāi gōng.
源發岷峨萬里通,函香迢遞問齋宮。
shén chí bái mǎ líng guāng jìn, zhù fèng xuán shēng lǐ zhì chóng.
神馳白馬靈光近,祝奉玄牲禮秩崇。
yì xià huàn chuán cháo yǒng rì, miào qián chén bì shuǐ huí fēng.
驛下換船潮涌日,廟前沉璧水回風。
zhòng fán shǐ zhě jiǎo duō fú, nán guó wú cī shǔ tú fēng.
重煩使者徼多福,南國無疵黍稌豐。
“驛下換船潮涌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